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

如何给自己买保险

  人生无法规划,但保险可以。

  我不了解你的情况,不知道姓甚名谁,结没结婚;也不知道你的收入如何,是否负债;更无从了解哪位家人对你来说最重要。所以,我很难直接给你一个适合你的保险方案。

  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的年龄一定在 18~50 岁。如果年龄低于 18 岁,买保险这件事你得找父母;如果年龄大于 50 岁,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限制,你很难买到理想、充足的商业保险。

  我还可以确定,下面这几条一定和你想的一样:

  你不希望让治病支出掏空自己的积蓄;你内心一定有一位最牵挂的人,不管是父母、伴侣,还是孩子;你一定在事业上有所追求,不管这份追求是否和钱有关。

  所以作为本书最有指导意义的一部分内容,我想了很久,最后打算以一个男性为例,沿着他的人生轨迹,向你展示如何科学合理地为自己配置保险。

18 岁

  进入大学后,你也许会在开学那几天无意间瞥见宿舍楼门口的一张桌子,桌旁的两个保险公司业务员正在向路过的新生发宣传单:欢迎参加大学生保险计划。

  这种面向高校学生的保险,业界俗称“学平险”,它往往是团体保险的形式,涵盖意外身故/残疾、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责任,每年的保费只有一两百元。

  关于保险这件事,你也可以去问问学院办公室里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是否可以通过他们为自己购买商业保险。没关系,他们通常是刚刚毕业的师兄师姐,不会为难你。他们一定会对你这位新生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因为几乎没有人在入学时关心买保险这件事。

  通过学校购买保险,通常能获得更低的价格。团险好比团购,价格当然更优惠。但不幸的是,学校团险这项业务曾一度成为腐败的温床,以致 2015 年财政部一纸令下: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代收商业保险费,不允许保险公司进校设点推销、销售商业保险。

  所以,上网买份意外险和医疗险吧。毕竟学生手头没什么钱,网上投保的产品手续费往往更低。

  大学生的身份首先意味着你要开始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从每年花一点儿钱,投保一份商业保险做起吧。当你在篮球场上意外扭伤脚踝甚至骨折的时候,保险可以帮你负担医疗费。

18 岁保险清单

  学生团体保险:

  包含意外身故/伤残责任,意外医疗责任,住院医疗责任;预算为 200 元。

  或自己投保:

  意外险:包含意外身故/伤残责任,意外医疗责任;预算为 200 元(保额为 50 万元)。

  医疗险:包含疾病导致的住院医疗责任,预算为 200 元。

保障速览

  身故补偿(仅限意外原因):50 万元。

  意外医疗补偿:1 万元(上限)。

  住院医疗补偿:100 万元(上限)。

22 岁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你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你需要搭乘交通工具频繁穿行于城市各处,或者经常出差,交通意外的风险不容忽视。一份涵盖意外身故和医疗责任的意外险,每年所需的保费不会高于你往返机场的出租车车费。

  有孝心的年轻人可能会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父母,但他们却很少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幸离世,父母的养老问题由谁解决。

  虽然已经有了包含意外身故责任的意外险,但在导致身故的原因中,意外只占 20%。把疾病带来的身故风险解决掉,让保险公司的理赔款成为爸妈的养老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选购一份定期寿险,意义重大。

  更重要的是,对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定期寿险非常便宜,用几百元钱即可撬动几十万元的保额。女性投保的费率几乎是男性费率的一半,更加划算。买一份定期寿险,受益人设为父母,这是无形的孝心,更有价值。

新增保险情况

  定期寿险 A:受益人为父母,保额大约相当于父母 5 年的退休金;预算为每年 500 元(保额 50 万元,保障期 30 年,缴费期 30 年)。

保障速览

  身故补偿(不限死亡原因):50 万元。

  额外身故补偿(仅限意外原因):50 万元。

  意外医疗补偿:1 万元(上限)。

  住院医疗补偿:100 万元(上限)。

28 岁

  不管是相恋多年的恋人,还是几个月前偶遇的缘分,你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成家后的你迫切需要重新考虑风险规划,不仅为自己,更是为家庭。对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己说再见,就从保险开始。

  对一个家庭来说,称得上灭顶之灾的只有两件事:身患重疾,不幸身故。前者靠重大疾病险和医疗险来应对,后者靠定期寿险来应对。

  如果不幸罹患重疾,失去的收入需要通过重大疾病险来弥补,保额通常为 3~4 倍的年薪。按 15 万元的年薪计算,保额初步定为 50 万元。

  如果不幸离世,除父母外,配偶也是你不可忽视的牵挂。新增一份保额为 80 万元(约等于 5 倍年薪)的定期寿险,确保退休(60 岁)前享有保障很有必要。

新增保险情况

  定期寿险 B:受益人为法定受益人,保额约等于 5 倍年薪;

  预算为每年 1000 元(保额 80 万元,保到 60 岁,缴费期 30 年)。

  重大疾病险 A:保额约等于购买时的 3 倍年薪;预算为每年 5000 元(保额 50 万元,保到 70 岁,缴费期 30 年)。

保障速览

  身故补偿(不限死亡原因):130 万元。

  额外身故补偿(仅限意外原因):50 万元。

  意外医疗补偿:1 万元(上限)。

  住院医疗补偿:100 万元(上限)。

  重大疾病补偿:50 万元。

32 岁

  奋斗多年,终成房奴。150 万元的房贷,不仅意味着每月 8000 元的刚性支出,更意味着潜在的负债风险。倘若你不幸离世,还款压力将由配偶一人承担。

  当你的年薪从 15 万元变为 25 万元,重疾险的 50 万元保额已经不够用了。趁着身体还算健康,额外投保一份 30 万元保额的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新增保险情况

  意外险:包含意外身故/伤残责任;预算为每年 400 元(保额 100 万元)。

  减额定期寿险 C:受益人为法定受益人,保额等于房贷总额;预算为每年 2000 元(保额 150 万元,保障期 30 年,缴费期 20 年)。

  重大疾病险 B:提升重疾保额;预算为每年 5000 元(保额 30 万元,保终身,缴费期 30 年)。

保障速览

  身故补偿(不限死亡原因):130 万元。

  额外身故补偿(仅限意外原因):150 万元。

  意外医疗补偿:1 万元(上限)。

  住院医疗补偿:100 万元(上限)。

  重大疾病补偿:80 万元。

34 岁

  有了孩子,你的第一感觉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已经购买的三份定期寿险,分别是为了父母的养老、配偶的生活、房贷的偿还,现在你需要为孩子买一份定期寿险了。

  即将迈入 35 岁门槛的你,也是时候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了。每个月强制购买一部分养老保险,可以帮你达到自律式储蓄的目的。此外,部分商业养老保险具备税收递延功能,可以缓解个人所得税的压力。

新增保险情况

  定期寿险 D:受益人为子女,保额相当于孩子 5 年的生活费;预算为每年 4000 元(保额 100 万元,保到 60 岁,缴费期 20 年)。

  养老保险(60 岁领取):预算为每年 60000 元(每月 5000 元)。

保障速览

  意外险:包含意外身故/伤残责任,意外医疗责任;预算为每年 200 元(保额 50 万元)。

  意外险:包含意外身故/伤残责任;预算为每年 400 元(保额 100 万元)。

  医疗险:包含疾病导致的住院医疗责任;预算为每年 200 元。定期寿险 A:受益人为父母,保额相当于父母 5 年的退休金;预算为每年 500 元(保额 50 万元,保障期 30 年,缴费期 30 年)。

  定期寿险 B:受益人为法定受益人,保额相当于自己 5 倍的年薪。预算为每年 1000 元(保额 80 万元,保到 60 岁,缴费期 30 年)。

  减额定期寿险 C:受益人为法定受益人,保额等于房贷总额;预算为每年 2000 元(保额 150 万元,保障期 30 年,缴费期 20 年)。

  定期寿险 D:受益人为子女,保额相当于孩子 5 年的生活费;预算为每年 4000 元(保额 100 万元,保到 60 岁,缴费期 20 年)。

  重大疾病险 A:保额相当于自己当时的 3 倍年薪;预算为每年 5000 元(保额 50 万元,保到 70 岁,缴费期 30 年)。重大疾病险 B:提升重疾险保额;预算为每年 5000 元(保额 30 万元,保终身,缴费期 30 年)。

  养老保险(60 岁领取):预算为每年 60000 元(每月 5000 元)。

  至此,你大概终于明白了:给自己买保险,不能一蹴而就,应随着人生进入不同阶段而分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再分配,说到底就是,回答“为谁买保险”的问题。比如,涉及医疗补偿的保险(如住院医疗险、重大疾病险),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被疾病掏空腰包;再比如,涉及身故补偿的保险(如定期寿险、意外险),是为了让家人能够继续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准。

  考虑到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基本为 18~50 岁,所以上文的模拟案例适用于你。而且,不管你是单身还是已婚,也不管你有没有孩子,我可以肯定地说:中产阶级“四大保险金刚”,是每个人都应该配置的。只不过因每个人具体的角色不同,不同产品的重要性对其有所不同罢了。

重大疾病险:为了不被改变的人生

  重疾险的诞生,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收入中断的风险,站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为已在重病深渊的家庭提供雪中送炭般的经济补偿。

  1983 年,南非心脏外科医师巴纳德(Marius Barnard)发现,其救治的上百位心脏或器官移植病人,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疗活了下来,但他们的家庭在财务上却已经“宣告死亡”了。

  高昂的治疗费用,好歹可以通过国家医保解决一部分。但漫长的治疗周期,足以令家庭在数年时间内失去收入来源,治疗康复期间在理疗、营养上的花销,对于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医生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却无法挽救一个家庭的“财务生命”。这种从业经历带给巴纳德医生的影响十分深刻,以至于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决定:联合保险公司,为这类身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风险保障。这就是重大疾病险的源起。巴纳德和保险公司开发的重疾险,最初只保障 4 种疾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恶性肿瘤和脑中风。

  重疾险的诞生,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收入中断的风险,站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为已在重病深渊的家庭提供雪中送炭般的经济补偿。

  20 世纪 90 年代,重疾险首次进入中国,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它已发展成为个人和家庭风险保障体系里的重要产品,即使对保险不太了解的人,也大都知道有一种保险叫重疾险。从 2016 年开始,在百度搜索的关键词中,重疾险成为搜索次数最多的保险产品名称,排在意外险、寿险、医疗险之前。我希望你能对重疾险有清晰的认识,让它成为你的朋友。

重疾险究竟保什么

  顾名思义,重大疾病险以是否罹患重大疾病作为保障责任。但问题是,什么叫“重大疾病”?什么叫“罹患”?

  在第 1 章回答“保险赔不赔”的文章里,我简单介绍了重大疾病的定义。2006 年之前,保险业关于重大疾病的标准并不统一,由于各家保险公司的定义存在差别,引发了不少纠纷案件,这促使保监会下决心制定适用于全行业的重疾定义及规范。

  保监会安排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在 2007 年拿出了一版 25 种重疾标准,囊括所有高发重疾类型(其实,只要是重疾险就都包括这 25 种)。放眼全球,我国的重疾险疾病定义规范化这项工作做得一点儿也不差。第一,我们借鉴的是 2006 年由英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版《重大疾病保险最佳操作指引》,可以说是珠玉在前。第二,统一重疾险分类的国家,其实只有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为数不多的国家。而在许多人热捧的中国香港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对重大疾病的描述都有差别。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保监会设定的这 25 种重大疾病,其发生概率超过 95% 的疾病种类。所以评价重疾险的好坏时,千万不能盲目地只关注疾病的病种数量。这就好比拜金女傍大款。大款 A 身价 1 亿元,大款 B 身价 1 亿零 100 万元,大款 A 相当于囊括 25 种重疾的产品,大款 B 相当于囊括 100 种重疾的产品。

  这时对拜金女来说,A 和 B100 万元的身价差异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谁长得更帅(是否有轻症责任),谁的妈妈脾气更好(是否有身故责任),谁愿意把房产证改成你的名字(产品定价高不高,这可能是最重要的)。说到底,当其他各项对比条件一致时,再去看重疾种类才有意义,否则只会因小失大。

  说完了什么叫重大疾病,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罹患”。在重疾险的理赔中,符合“罹患”要求的有三种情况。

  第一,病情达到某个标准,相当于确诊即赔,比如恶性肿瘤: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地进行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恶性肿瘤范畴。

  第二,投保人为治疗某种疾病而接受了某种治疗方法。比如心脏瓣膜手术:

  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的手术。

  第三,某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比如脑中风后遗症:

  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死,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 180 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一肢或一肢以上的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所以,如果谁对你说重疾险是确诊即赔的,那他显然理解得过于简单了。

除了重大疾病,重疾险还保这些

  我们买东西时,经常不自觉地贪大求全,似乎产品的功能越多越好。然而就好比智能手机功能再多,老人也大多只用它来打电话。

  当重疾险的责任只有重大疾病时,消费者理所当然地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如果我一辈子没得重疾,这保费岂不是白交了?

  好,为了不让你白交,保险公司索性增加了很多其他责任,“顺便”提升了保费。买卖双方都高兴,这种商业模式堪称完美。

  在新增的责任里,第一类是“身故责任”。这种包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基本上都可以“提前给付”。所谓“提前给付”,并不是“我比别的重疾险赔付得快”,这里的提前指的是重疾、身故二者中哪个先发生,就给付哪个。所以,提前给付不过是一种产品设计罢了,千万别觉得它是一项独特的优势。

  第二类新增责任是轻症和中症责任。轻症和中症这两个词虽然拗口,但显然是相对于重症而言的。一辈子都没得病,消费者对自己白交保费有意见。如果一辈子得的病没有严重到重大疾病的程度呢?比如原位癌,作为癌症的早期阶段,原位癌相对容易治愈,属于轻症的一种。这时,消费者虽然很庆幸自己及早发现了癌症并且治愈,但没拿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却心有不甘。对此,保险公司表示,没关系,我们赔付给你。重疾险的保额是多少,10 万元?好的,轻症赔付你 3 万元,中症赔付你 5 万元。但是,保费你得多交。

  第三类新增责任是针对重大疾病的花样赔付方式。比如重疾和轻症可以赔付多次,又比如挑出某几个病种额外赔付 50% 的保额,再比如投保后前 10 年享受保额额外增加 50%,等等。

  限于篇幅,在此我们先不分析这些花样赔付方式,你只需要知道一个道理:所有的赔付方式都是对风险的定价,然后把溢价加到原有价格中,就是这么简单。

  另外,我得强调一点,我绝不反对大家选择责任丰富的重疾险,而是希望大家坚守一个前提:选择重大疾病险时,最重要的是做到保额满足需要。

  请你回顾一下“麦当劳理论”。作为重疾险的核心功能,重大疾病责任就是巨无霸汉堡里的牛肉饼,少了这块肉饼,它就不能被称作巨无霸。其他的辅料,比如酸黄瓜(身故责任)、培根(多次赔付)、沙拉酱(轻症、中症)、西生菜(投保人豁免)等,都只是锦上添花。

  只要牛肉饼够吃,其他的辅料,有钱就加,没钱不加也没什么关系。

重疾险的保额及其他

  年收入 20 万元的小王,重疾险的保额应该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但有正确的思路。患重疾后,患者普遍面临的是 35 年的治疗康复期,与此同时,重疾导致收入中断将为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重疾险的保额应至少覆盖投保人 35 年的收入。所以,对于小王来说,60 万元的重疾险保额一点儿也不多。收入没了,房贷还得还,银行可不管你是否得病;孩子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也要继续,更不用说治病本身的高昂开销了。只要确保这款重疾险能提供 60 万元的重疾保额,有没有身故责任、多次赔付、投保人豁免,都无关紧要。

  说完保额,接下来我们来聊聊重疾险应该保障多久和交多少年保费。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我们选择的是长期产品。关于长期与短期的问题,我在第 2 章已经分析过了,对于重疾险、定期寿险,可以保终身或者保到 70 岁左右的长期产品,是我们的首选——不仅价格更划算,也不会出现保险中断的情况。

  长期重疾险的缴费期往往有多种选择,既可以选择趸交(一次性交完),也可以选择 10 年交、20 年交,少数产品甚至还设计了 30 年交的方式。

  作为消费者,你完全不用纠结,因为不管你选择何种方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都一样。当我们把不同保额和不同保障期限组合后,得到的保费金额是确定的。不管是 20 年交还是 30 年交,都相当于分期支付了这笔保费。分期时间越长,每期所需缴纳的保费就越少。

  和缴费期限相比,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难点其实在于如何确定保障期限。

  保障期限的延长,会带来保费的升高。没办法,一个人年龄越大,罹患重疾的概率就越高。如果预算充足,保终身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我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那么多钱,有没有什么权宜之计呢?

  当然有。在确保保额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保额拆成两个产品来实现,一个保到退休,另一个保终身。比如,对于需要 60 万元重疾险保额的小王来说,可以选择买一份保终身的 30 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再买一份保到 70 岁的 30 万元保额的重疾险。这比直接购买一份保终身的 60 万元保额的重疾险,花费更少。这种终身险和定期险搭配购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解决人生关键时期(退休前)的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步入老年后也有保障。

定期寿险:解决人生中最大的风险

  站着是一台印钞机,躺下是一堆人民币。

  ——“槽叔现代汉语大辞典”对“中产阶级”的名词解释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是什么呢?人死了,钱没花完。”这是小沈阳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说过的一句“名言”。

  中国保险市场长期以来被各种各样的“槽点”围绕。其中有一个笑话是:人都死了,你还给我钱干什么!明摆着骗我呢。

  所以,纯粹以死亡为责任的简单寿险产品,一直没什么市场。消费者很难理解寿险存在的意义:我都死了,你还给我钱干什么?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情吗?

  除了不被认可这个原因之外,保费低、产品佣金不高,就连保险业务员都不喜欢这类产品,缺乏销售的动力。

  消费者不喜欢,业务员不愿意卖,以至于定期寿险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就是这么不好过。好在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和介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接受这类产品。这类最符合保险本义的产品,终于有机会回到保险行业的聚光灯下。

为中产阶级量身打造

  如果说重疾险的赌注是病,寿险的赌注就是命。定期寿险赌的则是一段时间的命。比如投保人于 30 年内身故,受益人即可获得理赔款。一般的定期寿险,除了保障身故,还会把全残也视作与身故等同的责任。

  定期寿险在美国的普及,一定程度上与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关。社会学家米尔斯对中产阶级这个群体有过非常到位的评价:他们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经营的财产,而往往作为高级雇员为拥有大型资本的人工作。因此从财产方面说,他们的地位和普通劳动者一样,但从职业收入方面看,他们又处在中间层级,所以 middle class 也可以翻译成“中等收入阶级”。由于没有财富积累和生产资料,中产阶级的抗风险能力偏低,尤其是身故风险。

  人们往往认为定期寿险仅限家庭顶梁柱购买,这种略显大男子主义的表述,其实并不准确。

  当你走出校园,成为一名以工作换取报酬的自力更生的人,不管你是男是女,是否结婚生子,都意味着你开始背负一定的责任了。

  单身的人理应关心父母的养老问题,新婚的人会增加对另一半的考虑,有了孩子后,责任更重。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至少会面临父母养老、伴侣和孩子生活开支等问题中的一个。因此,人人都应该有一份定期寿险,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里需要额外强调一点。谈到身故风险,很多人会联想到意外险,因为它不是也有身故保障吗?

  意外险只保障由于意外导致的身故。通俗地说,如果是意外造成的死亡,就赔;如果是疾病造成的死亡,则不赔。

如何选购定期寿险?

  确定保额是关键性的第一步。保额的高低,决定了投保人身故后他的妻子、父母或者孩子能拿到多少补偿。定期寿险的保额,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个人和家庭的债务额度,比如房贷、车贷等,确保一方身故后,债务不转嫁到另一方或父母身上。 我家的月供是 15000 元,这笔钱如果让我太太一个人承担,压力实在太大了。

  二是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成本。 如果家庭每年的开销为 20 万元,那么身故理赔金至少应为 100 万元,以负担家庭未来 5—10 年的基本生活开销。

  三是父母的养老支出。 这笔费用的计算逻辑和上一个类似。

  假如一个家庭的负债和开支情况如下所示,我们就可以算出大致的保额需求。

  房贷:200 万元;

  车贷:20 万元;

  家庭 5 年开支合计:15 万元×5 年=75 万元;

  父母年龄都为 60 岁,按照 85 岁的预计寿命,养老金为每人每年 4 万元,总计 200 万元;

  合计:495 万元。

  因此,他的定期寿险保额应为 500 万元左右。如果因为预算不足负担不起这么高的保额,可以根据优先级排序,先解决最迫切的风险,比如房贷,起码要做到身故后家人无债一身轻。

  定期寿险还要考虑的问题是保障期限。到底要保到多大年龄呢?我个人建议,以退休年龄为标准,60 岁或 70 岁皆可。至于缴费年限的选择,我建议尽可能拉长,20 年交或 30 年交皆可。缴费年限越长,年均保费越低,从而做到用尽可能少的钱去撬动尽可能高的保额。

  保额、保障期限和缴费年限都确定后,我们在选购具体产品时,还要格外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核保是否宽松。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健康告知非常严格,想买也买不了,何谈其他?比如,有的定期寿险不接受乙肝小三阳患者,有的不接受高危职业从业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投保要求再买,尽量避免理赔时的潜在纠纷,才能真正做到安心。

  第二,除外责任多不多。前文在分析如何阅读保险条款的时候,专门强调要关注除外责任。比如,有的定期寿险明确指出,因为战争、军事暴乱导致的死亡,它们概不负责。那么,对于去中东、非洲等地区旅游或工作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定期寿险就得慎重考虑购买了。

  第三,价格低不低。如果上面几条标准比较起来都差不多,问题就变简单了:哪个产品便宜就选择哪个。这种以死亡为给付标准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一锤子买卖,理赔又相对简单,所以价格优势就是最后的“王炸”了。

当定期寿险为房贷而生

  在贷款买房越来越普及的现代社会,最愿意看到定期寿险普及的其实是银行。

  道理很简单:银行是出借方,万一还款人不幸身故,还款的不确定性就会立即增大。如果真发生了严重的还贷逾期,按理说银行可以收回房子,毕竟房子是抵押物。但实际操作时这种做法往往不太可行。所以,银行希望通过定期寿险这类产品,把贷款人的身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这其实是一件三方获利的事情:保险公司获得了保费,银行收回了贷款,借款人则可以确保房屋不会被收回。

  但遗憾的是,这件事一直没做起来。原因其实就在于借款人的一句话:你凭什么强制卖给我保险?此话一出,这件事只好作罢。在客户面前,银行和保险公司有时也算是弱势群体。

  针对房贷风险,保险行业专门设计了一款保险,名字叫作减额定期寿险。顾名思义,减额定期寿险就是保额递减的定期寿险。

  房贷一族应该都清楚,不管你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随着还款越来越多,每年的贷款余额就会不断减少。那么,有没有一款定期寿险,保额也随着房贷余额递减呢?

  保额越低,保费就越少。初始保额为 150 万元的减额定期寿险,我们把最大值(150 万元)和最小值(5 万元)相加以后除以 2,相当于获得了一款保额为 75 万元的普通定期寿险。这样一来,价格也可以降低一半。对预算不多的房贷一族来说,这种产品设计真的很贴心。

  其实减额定期寿险并不是什么新产品,2005 年至今,中国保险市场上出现过 10 多款减额定期寿险产品,只在形态上稍有差别。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减额定期寿险的应用场景仅限于房贷。前文介绍的普通定期寿险才是基础,而减额定期寿险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毕竟“保额逐渐降低”这个设计只符合房贷余额的变化趋势,而不符合我们的收入变化趋势——明明赚得越来越多,保额怎么能越来越低呢?

拉长定期寿险,即可得到终身寿险

  请想象货架上的一个商品,名为“70 岁以后的身故补偿”。产品介绍是:当你年逾古稀后不幸身故,本产品可以帮你偿还房贷,向你的父母提供一笔赡养费用,向你的子女提供可使用多年的教育金。

  可是如果你仔细一想:不对啊,70 多岁的人哪还有上述需求。这个商品听起来吸引力也不大。不过,只要价格合理,买一个也无妨。我们现在来猜一猜,在保额相同的情况下,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多少?

  答案是:终身寿险的价格是保到 60 岁的寿险的 5 倍,是保到 70 岁的寿险的 3 倍。如果你对此还是没什么概念,咱们可以直接算笔账。

  同样的 100 万元保额,以 30 岁的男性为例,保到 60 岁,价格大约为 3000 元;保到 70 岁,价格大约为 5000 元。但如果选择保终身,价格就变成了 15000 元左右。大家嘴上说着要保终身,但最诚实的可能还是我们的钱包。

  终身寿险虽然贵,但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否则保险公司为何要开发这类产品。

  比如,假设某天你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有离异史的亿万富翁,对现任妻子所生的女儿与前任妻子所生的儿子,你想分别给他们留 1000 万元作为遗产,该怎么做?

  给他们各买一套房?房产市场存在各种限购政策,价格也不断波动,如果你的孩子是未成年人,房产证上还要写上监护人的名字。

  给他们各留一些股权?股权转让相当复杂,而且考虑到企业控制权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它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给他们各制订一份信托计划?家族信托设立门槛高,而且要负担相当可观的管理费,并非人人适用。

  所以,对于有一定身家的高净值人群来说,终身寿险是当下可供选择的、非常重要的财富传承手段之一。它等同于将一笔定额遗产以理赔款的形式,在未来某个时间段支付给指定的受益人。

  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买好自己的定期寿险才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定期寿险的普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举个真实的例子。大学师兄向我咨询保险的时候,对于定期寿险非常不理解。

  槽叔:你给你在北京的房子买个家财险,一年到头也没被水淹,更没有遭遇地震、爆炸等事件,我看你也没抱怨什么。

  师兄:因为家财险便宜啊,一年才 200 多元!

  槽叔:那你的车险呢?奥迪 A6L 每年的车险就 1 万多元,但一年到头没出险也没理赔,我看你还是没什么怨言。

  师兄:……

  槽叔:你看,你都愿意花好几千元买串佛珠挂在汽车后视镜上,不妨每年交 3000 多元的保费,就当保平安了。

  也许这句话触动了他,这位师兄最后投保了一份 200 万元保额的定期寿险。

商业医疗险:让高额医疗开支不再可怕

  插管后 ICU(重症监护病房)的费用直线上升。预计插管能顶 72 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了。人工肺开机费 6 万元,之后每天 2 万元起。我们估算了一下,家里所有的理财产品(还好没有买 30 天以上期限的产品)、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 30—40 天。

  那么 40 天以后呢?

  ——引自微信爆款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我的工作属于久坐型,要么在写报告,要么在开会。因此,我格外注意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再加上运气好,很少去医院。

  对我来说,每次看病也成为难得的了解医疗保险流程的机会。挂号、排队、问诊、开药,花费半天的时间,我可以了解到哪些费用可以报销,哪些则需要自费。

  偶尔遇到医生对我说:这药可得自费啊。我听到后心里往往一阵窃喜,并脱口道:没事,我有包含医保范围外的商业医疗保险。

  是的,我会逐字把“包含医保范围外的商业医疗保险”说得清清楚楚,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医生除了觉得我很有保险意识外,八成也会觉得我脑子有点儿问题。这应该也属于职业病吧。

  这样看来,医保不予报销的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有时我们也简称其为“商业医疗险”)来解决。那么,商业医疗保险应该怎么买?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好好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人们常说的医保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这个说法:我已经有医保了,没必要买保险。

  在评价这个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医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凡靠谱一点儿的公司,都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里的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和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医疗保险,即我们常说的医保了。毕竟除了身份证,医保卡堪称最重要的个人证件。关于医保卡背后,人们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认识:只要拿着这张医保卡,看病就可以报销。

  严格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幻觉,因为医保不是万能的,也做不到“看病就能报销”。在用医保卡看病的过程中,我们都接触过一些陌生的名词,比如起付线、药品目录、自费药、报销额度等。

  起付线的意思是,每年只有花到一定金额,才能开始报销,否则就都是自费。比如,北京的医保起付线是 1800 元。如果一年到头只花了 1500 多元,就都要自费。药品目录指的是在医保系统中,对于医疗机构开具的药品做了不同分类,不同类型的药品报销额度也不一样,有的可全部报销,有的则只可报销一部分,还有的药全部要自费购买。报销额度很好理解,即使药品、治疗等都在报销范围内,医保也不是无限制的报销,整体来看,每年的报销额度范围为 20 万~30 万元。对于罹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来说,这一额度根本无法满足他们长期、昂贵的治疗需求。

  为什么医保有这么多的限制呢?这是由医保的性质决定的。从本质上说,医保是一项国家福利,最重要的目标是覆盖到尽可能多的群体,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保的覆盖范围广,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不限制参保人员。不管你有什么健康问题,得过什么病,只要每个月交一点儿钱,就能享受这项福利;二是永不停售。医保不在乎你报销过多少钱,即使你去年只交了几百元,却报销了好几万元,明年医保依然会对你敞开大门。

  当然,这是有代价的:牺牲保障质量。对于医保来说,池子里就这么多钱,到底是让更多人分到,哪怕只是一点儿;还是让一部分人分到,而且多一些?医保的选择显然是前者。

  既想保障人群广,又想保障质量高,这在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中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医保不管的,让商业医疗保险来管

  既然政府推行的医保面临种种问题和限制,就该保险公司登场了。

  当我们讨论商业医疗保险的时候,“商业”二字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做理解上的区分,也希望你能充分认识到它是保险公司的一门生意,而医保却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

  明确这一点,对理解商业医疗保险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来考虑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医保用来报销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理论上,这些钱必然是每个医保参与者缴纳的,即每个月都会从我们的工资里扣除。但问题在于,有些不交钱的人也在享受医保福利,比如退休群体或从未交过医保的群体。

  政府考虑的是全社会各个人群的利益平衡和共享,而不在意这个人是否交过钱。正因如此,医保长期处于缺钱状态,也就可以理解了。缺钱的时候该怎么办?政府会努力通过财政拨款、提高医保资金的投资收益来解决。

  与之相比,商业医疗保险就简单多了。不需要顾虑谁,也不需要迁就谁,归根结底一句话:谁交钱谁享受,不交钱则不享受。这就是商业的本质。

  所以,商业医疗保险自然也是花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它可以被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等档位。我们把自身的需求和手头的预算相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医疗保险,这是最重要的。

  和重疾险、定期寿险相比,医疗险稍显复杂。这好比你走进西餐厅,菜单上丰富的菜品令你眼花缭乱。前菜和主菜怎么搭配?要不要来个甜点?不用着急,看似复杂的医疗险其实只包括两种产品。

  第一种是包含门诊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可暂且称之为门诊医疗保险。这种产品保额不高,一般是几千元。有的门诊医疗保险会设置一个免赔额,比如单次 100 元或者累计 500 元。免赔额和政府医保起付线是同一个概念,都是为了减少理赔支出,实际上也起到了降低保费的作用。

  第二种是包含住院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我们称之为住院医疗保险。这类产品的保额就高多了,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都很常见。和门诊医疗保险相比,住院医疗保险是下文要重点介绍的产品。

  门诊报销确实爽,但遇见大病肯定慌。当所患疾病严重到需要做手术和住院的时候,单纯覆盖门诊责任的商业医疗保险就没什么用了,尤其对恶性肿瘤这类危重疾病而言,使用靶向药、质子重离子治疗等医疗手段,往往需要患者自己投入高额、长期的医疗费用。这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的,只能是住院医疗保险。

  如今,市面上单纯保障门诊责任的医疗保险越来越少了,这类产品的理赔数据通常比较糟糕,往往是赔钱买卖。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院医疗保险市场却越来越有活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该现象反映出,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消费者,大家都逐渐认识到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常识:

  能被称作风险的,必然意味着财务上的巨大影响。所以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医疗支出相比,几千元的门诊、住院费用,真的称不上风险。

  换句话说,如果保险产品同样标价 500 元,你是用这 500 元来应对可能发生的 5000 元门诊花销,还是可能发生的 100 万元手术费和住院花销呢?

  当然,我们可以两种保险产品都买,但医疗保险的选择,本质上是个优先级排序问题。只要解决了大额医疗开支的风险问题,买不买门诊医疗保险就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腰包,这件事没有对错。

  看完上述介绍,你应该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疗险了。而我要提醒你的是:别忘了非常关键的健康告知。

  医疗险的健康告知,与重疾险、定期寿险同等重要,而且内容一点儿都不少。由于它的等待期更短,所以尤其担心客户带病投保,在购买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健康告知,确认无误才能买得安心。

  等待期、健康告知、免责条款等的存在,是为了防止逆选择。把隐瞒告知、带病投保的“不守规矩者”挡在门外,说到底是为了维护规则遵守者的利益。没有上述这些规定,才让人担忧。

买了重疾险,还要买医疗险吗

  重疾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都是为了解决疾病带来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两类产品有些重复。要解答这个困惑,不妨看看这两类产品到底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就是它们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首先,重疾险和商业医疗最重要的区别,是保险公司的理赔方式不一样。

  重疾险有点儿像一锤子买卖,只要符合条款规定,保险公司就会把理赔款一次性打给你,无论是几万元还是几十万元。

  商业医保就不一样了,花多少才能赔多少,保额仅代表可报销额度的上限,而你不一定能花掉这么多钱。这一点其实和政府医保是一样的。举例说明,我们拿着一大摞发票去报销,既有治疗费、药品费又有床位费,除去政府医保报销的部分,自费金额约为 5000 元。这时,就算你的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额是 100 万元,保险公司拿到这些医疗发票,最多只会把这 5000 元理赔给你。

  如果一个人罹患影响正常生活的重大疾病,那他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治疗费用太高,掏空家底;二是无法继续工作,失去收入。前者可以靠商业医疗保险解决,后者则只能靠重疾险解决,两类保险的功能不一样。

  此外,重疾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在定价和续保方面也有区别。长期重疾险每年的保费是恒定的,商业医疗保险的保费则会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加而上调,有的是 3 年一调,有的是 6 年一调。调价的原因,可以简单理解为医疗费用和理赔数据的变化。门诊发生率、住院发生率、治疗费用和药价的变动,使得医疗险必须按照自然费率定价。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调价不是产品的“劣势”,而是一种“特质”。就像猪肉涨价,只是对于通货膨胀等经济变化的一种反映,你不能因为猪肉涨价就认为猪肉这个“产品”本身是骗局,不值得买和吃。

  猪肉会涨价,猪肉也可能会停售。如果一个养猪户总是赔钱,他必然会放弃养猪,而消费者无权追着养猪户质问他为什么不卖猪肉了。没有哪个商户会保证一直卖猪肉,医疗险也如此。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如果第二年你想继续投保,得先看看保险条款是怎么规定的,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卖不卖给你,我说了算。 投保人的续保申请须经保险人审核同意,投保人申请续保时,保险人有权对费率进行调整。为什么保险公司会拒绝消费者的续保申请呢?道理很简单,一年期产品可以停售。即使产品不停售,如果保险公司认为被保险人的疾病需要治疗多年,考虑到未来几年的赔付情况,也会直接拒绝客户的续保申请。保险公司拒绝续保,会让客户突然置身于风险之中。虽然这并不违背保险条款的约定,但至少我们应做到远离这种产品,毕竟风险太高。

  第二种规定是,只要这个产品还在销售,保险公司就肯定会卖给你。 连续投保时,保险人不会因为某一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赔情况而单独调整该被保险人的连续投保费率。如果被保险人超过 80 周岁或该保险统一停售,保险人就不再接受投保人的连续投保。

  这段话虽然有点儿绕,但字字清晰、准确。它的意思是:即使去年理赔给你很多钱,而且今年可能还得赔钱给你,我们依然会让你继续投保,价格也和同龄人一样。只有当产品全部停售或者被保险人超过 80 岁时,我们才不会再卖给你。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养猪户的养殖规模已经足够大,每年的盈利情况足够好,即使单独卖给某个人是亏本买卖,他也会继续把猪肉卖给他。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已经忘了为什么要分析医疗保险的定价和续保这两个问题了。

  因为我们要比较分析重大疾病险和医疗险。医疗保险的续保特质,使得长期重疾险的存在变得更加有意义。即使买了好几年的医疗保险停售了,我们也可以通过长期重疾险来获得保障。

  作为保险从业者,我看过太多的保险产品,也看过太多的真实理赔案例。一场大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很难量化,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当风险袭来时,不幸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他们最终都陷入了因病致贫的终局。所谓的因病致贫,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家庭因支付医疗卫生费用而导致家庭整体经济低于贫困线。

  比如,小 A 来自农村,不幸罹患白血病。他的父母平时节俭度日,攒下的几万元钱在巨额的医疗费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在无力治病的情况下,全家陷入了重度贫困。小 B 来自大城市,父母有几十万元的存款。小 B 不幸罹患重疾,高额的自费治疗使得家中几十万元的存款迅速被花光,只能卖房治病。几百万元花出去后,小 B 的病虽然得到医治,但家庭资产的折损、父母工作的中断,导致小 B 的家庭遭遇阶层滑落,这是属于中产阶级的因病致贫。

  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卫计委的相关数据,在 2000—2014 年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居民个人承担的卫生支出占比从 59% 下降至 29%。虽然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但近 1/3 的个人占比,约为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三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依靠保险公司的商业医保解决每个人的潜在大额医疗开销风险,不仅保险公司希望你接受这个观念,不堪重负的政府医保同样如此。

意外险:不容忽视的“小”保险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帮我成功说服家里老人做到乘车系安全带的一句话

  蹒跚学步的孩子可能跌倒摔伤,开车上下班的白领可能突遭车祸,公园跳舞的老年人可能扭伤脚踝……意外带来的风险,很容易理解。意外险可以覆盖所有群体,不分男女老幼。

  据统计,每年因为受到意外伤害而进急诊和住院的患者超过 2000 万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包括溺水、交通事故、跌落、烧伤、窒息在内的意外伤害,是导致我国未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因素,远超疾病死亡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个人和家庭保险的配置中,意外险是最便宜的,一年只需几百元,就能买到保障责任全面、保额较充分的产品。

  意外险花钱不多、看似简单,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靠谱产品也非易事。

意外险保什么、不保什么

  和寿险、健康险、医疗险相比,意外险似乎更容易理解,毕竟它听上去非常简单——只要是意外造成的风险,就属于意外险的保障范畴。但话说回来,到底什么是意外呢?

  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自然死亡、疾病身故、猝死、自杀及自伤均不属于意外伤害。

  在每份意外险的保险条款里,你都能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

  • 第一,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属于意外;
  • 第二,自然死亡、疾病身故、猝死、自杀及自伤,不属于意外。

  举个例子,某公司员工小张连续三天加班,晚上 12 点多在回家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身故,车祸属于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事件;如果小张连续三天加班,因过度劳累引发脑梗,且抢救无效不幸身故,则脑梗死亡本质上属于疾病身故,不属于意外。

  看到这里希望你能意识到,除了珍惜自己的身体,还要配置一份定期寿险。毕竟定期寿险不会在意你的死亡方式,它更加包容。

  猝死作为最容易被误认为意外的概念,经常引发争议和讨论,我在此提出来是希望更多的朋友意识到:这不是意外险的局限,也不是中国保险公司的独创,而更多是基于风险的不同定价。保险公司推出过包含猝死责任的意外险,价格稍高,如果你确实觉得有需求,选择购买包含猝死责任的意外险即可。

  除了猝死,意外险还有一些“不保”。

  比如,意外险通常不保高危职业从业者。道理很简单,在摩天大楼的脚手架上作业的工人和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你,面临的风险能一样吗?因为换房,我先后经历过两次装修,每次都遇到施工队里有工人师傅摔伤、烫伤,虽然都不是发生在我家,但我也感同身受。

  你可能觉得不公平,因为真正需要意外保障的人却被排除在外。其实,保险市场上有针对高危职业的专属意外险,只需多花点儿钱就能买到。

  除了特定人群“不保”,还有某类地区“不保”。关于意外医疗责任,保险条款中往往会有一个补充描述:只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医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支出。

  在制定意外险价格的时候,保险公司参考的国内赔付数据当然无法适用于国外的情况。出了中国国境,医疗费用千差万别,如果和国内混为一谈,得出的数据必然没有参考意义。所以,不管是出国旅游、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需要额外购买境外意外险。考虑到境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本书第 6 章中专门写了选购海外旅游险的攻略,记得好好读一读。

  最后一个“不保”,是某些行为不保。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活动期间发生的意外,不在意外险的责任范围内。当我们参与这种高风险运动时,面临的风险呈几何级数增长,说白了还是额外的风险成本问题,问题的本质没变。

  说了这么多“不保”,我仿佛看到你已经怒火中烧,打算把这本书撕个稀巴烂了。其实大可不必,我们的第一款意外险或者说最重要的意外险,只要能覆盖我们在国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意外风险就够了。

  之所以告诉大家意外险有这么多“不保”,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今后对于出境、高风险运动、职业变更等特殊事件,应及时购买有针对性的特定意外险。

配置意外险的几条原则

原则一:必须涵盖意外医疗责任。

  意外导致的结果无非两种:伤残和死亡。因此,意外险保障的责任有三个必选项:身故、伤残、医疗。就像在手机话费套餐里,通话、短信、流量是三大必备要素,同样,身故、残疾、医疗是意外险的三大必备要素。

  需要强调的是,意外受伤的概率远高于意外身故,在确定意外险的价格时,保险公司也非常看重医疗责任的定价,毕竟其发生频率高。对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的工作人员来说,意外身故的理赔案件一天见不到一个,而意外医疗的理赔案件每天都堆积如山。

  意外受伤后,我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医疗费用补偿。考虑到很多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都无法报销,意外险的医疗责任就更重要了。

  至于意外医疗的保额,一两万就足够了。如果是一两万元都治不好的意外受伤,一定已经严重到需要做手术或者长期住院治疗了,这时理赔的责任就可以交给上文提到的住院医疗保险了。

  另外,你可能听说过住院津贴或住院保险金,它的作用是,投保人每住一天院,保险公司就会支付给他几百元钱,主要是为了弥补住院期间的收入损失,颇为贴心,本质上也属于意外医疗的责任范围。住院津贴属于锦上添花型保险,而且要花钱购买,所以有没有都无所谓。

原则二:一般意外身故的保额应足够高。

  之前介绍定期寿险时我提过一组数据:在所有死亡案例中,意外死亡占比不到 20%。所以,同为 100 万元的身故保额,意外险的价格远低于定期寿险。这是由发生概率决定的。所以我强烈建议各位,尽可能把意外身故的保额提高。花最少的钱,撬动更高的杠杆,这是意外险的真实写照。说实话,意外险 100 万元身故保额在一二线城市根本不算高。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某些保险公司的“套路”。当你看到一个类似于“百万身价意外险”的打折产品时,请一定弄清楚它所说的百万身价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有个产品页面是这么描述该产品的:

  • 一般意外身故:10 万元
  • 航空意外身故:100 万元

  既有一般意外身故,又有航空意外身故,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一般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一般意外身故赔付 10 万元,如果是航空意外身故,则赔付 100 万元。第二,一般意外身故赔付 10 万元,如果是航空意外身故,则额外赔付 100 万元,即 110 万元。不管哪种理解方式,都没有改变“只有航空意外身故才能拿到 100 万元的赔偿金”的客观事实。这种意外险虽然便宜,却没有意义,因为航空事故在意外风险中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对于这种偷梁换柱、玩文字游戏的保险公司,建议你直接将它们拉入黑名单。

  我更喜欢以下这类保险:

  • 一般意外身故:100 万元
  • 航空意外身故:200 万元

  这时,不管航空意外身故是单独计算还是累计计算,都符合大多数城市新中产对意外险的保额需求。

原则三:不同人群的意外险,侧重点不一样。

  对于职场白领来说,意外险既要有足够的身故补偿(用于弥补家庭经济损失),也要保证受伤后有钱治疗;但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身故补偿就没有医疗费用补偿重要,毕竟他们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因此,孩子和老人的意外险,应侧重于考虑提升意外医疗的保额,而没有必要追求意外身故的高保额。

原则四:保障时间一年就够了。

  之前在介绍一年期产品特征的时候我提过,意外险和医疗险大多会设计成短期险,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时按照意外发生率和医疗成本的波动进行价格调整。因此,每年各家公司的意外险层出不穷,可能去年买的产品,到了明年就没什么竞争力了,这时直接换一家公司购买就好。由于意外险的几个基本责任都没有等待期这一说,所以可以做到无缝衔接。相较于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险,这一点是意外险的独特优势。

  一份科学的保险规划,应当包含每年对已有的保险方案做检视,以便及时补充新产品、增加保额。所以,不妨借着每年的这个时间点,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意外险可以选购。

该不该买养老保险

  假设你面前有一款商业养老保险:从 30 岁起,每月投入 2000 元,在 60 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取 6000 元。面对这个产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消费者觉得:这笔买卖我看不上,30 年后的 6000 元根本不值钱。保险公司却觉得:这笔买卖太难做了,年化 4.3% 的复利我很难百分百保证。

  商业保险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两头不讨好”——一边是潜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压力,一边是被高通胀吓怕的消费者。

  过去 20 年,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高收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财富的成倍增长似乎是常态,通胀的居高不下让大多数投资的收益率都显得微不足道,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

  相比之下,社会结构平稳、阶层流动基本停止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养老金的认知和预期明显不同。今天的储蓄和明天的支出不会有太大差异,这是养老金存在的前提。

  除了社会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巨变,养老保险的销售方式也脱不了干系。商业养老保险习惯性地宣传它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养老问题:买了养老保险,按时缴费,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指日可待。过分抬高消费者的预期,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说重疾险、定期寿险等保障产品是风险发生时的雪中送炭,那么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投资能让今天月收入的一部分,在几十年后变成月收入的好几倍。今天购买的 1000 元商业养老保险,只不过增加了潜在的养老收入。你只需要回答这个问题:每月交 1000 元,现在是否承受得了;30 年后变为每月领取 3000 多元,年化 4%—5% 的复利是否能接受。想靠一份养老保险彻底解决养老问题,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所以,下次当你看见某款养老保险宣称能“彻底解决养老难题”,甚至“解决两代人的养老难题”,一笑而过就好。

  基于上述认识,拿出个人收入和储蓄的一部分购买商业养老年金,是一种科学、正确的养老规划。持续投入资金(交保费),换取未来的持续收益(领退休金),让当下的结余享受尽可能久的保证复利收益。

  我特别建议,每月缴纳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的上班族,一定要投保税收递延养老保险,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包含政府福利的养老保险政策。每月投入 1000 元,除了获得 3%~4% 的稳健复利收益,更能直接获得一部分延迟缴税。

  包括社保养老金在内,这些养老收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高,可以作为养老生活的基本保障。有了这些收入作为保底,可满足最基本的养老需求。

  我们常说中国养老有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养老金,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包含税延养老险在内的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大家都懂,第二支柱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因为基本上只有效益很好的大国企、央企才会给职工买。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必须选择第三支柱作为养老的重要补充。

来不及思考养老问题的一代人

  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特意和我母亲聊了聊。

  槽叔:在您看来,1997 年,每个月拿 180 多元出来,难吗?

  母亲:说实话不算很难。身边朋友的工资基本上都是 1000 元左右,每个月拿出 20% 买养老保险其实压力不太大,但买的人确实不多。

  槽叔:那是什么原因呢?

  母亲:大家确实不懂啊,而且年轻时总觉得 55 岁退休还是很遥远的事。我是因为当时那个业务员催了我好几次,他是咱们小区的邻居,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于是掏钱买了,想想就当存钱了。

  这个世界上有两碗互相矛盾的鸡汤:一碗是让保险的长期投资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碗鸡汤的制作者是保险公司;另一碗是投资自己、享受当下,这碗鸡汤的制作者是各种消费品公司。

  这两类公司的最终目的都是掏走中青年人群口袋里的钱。在这场战斗中,保险公司一直处于下风。无论保险公司推出什么养老保险产品,都很难打动这个处于人生上升阶段的群体。保险无法为消费者带来即时的快感,养老保险尤其如此。你可以把当下定义为消费时代或者欲望时代,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攒钱时代或储蓄时代。

  老一辈人偏爱储蓄的观点,已经被当下的年轻人批判得体无完肤。你让我攒钱养老?电梯里的广告在对我说“一成首付买新车”,手机 App 提示我“免费苹果手机,今天就可拿回家”。鼓励消费者的声音实在太多了。

  年轻人拒绝递延的快感,他们认为快感能越早体验到,就越值得花钱。能做到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你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保险公司还面临着一个雪上加霜的事实:公众对于理财、消费的认知不断改变。如果你告诉他有一份年化收益率为 4% 的复利投资产品,他一定会说“手机里可以买年化收益率为 8% 的 P2P(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理财”。即使你告诉他这个 P2P 产品有风险,过两年可能就达不到这个收益率了,而商业养老保险 4% 的年化收益率却是终身有保证的,他也一定会说“我管不了那么久,我只看当下”。

  在这样一个个人主义至上的时代,个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自信、抱负成为中青年群体的重要标签。个体价值被无限放大,人们在回答“未来我们能赚多少钱”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这个世界到底会不会奖励未雨绸缪的年轻人,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算得清收益率的保险理财

  交一笔钱,过段时间取出来,要么多了(赚了),要么少了(亏了),这种收益率非常好算。连结险和万能险就属于这类理财保险产品。

  其中最好理解的就是投资连结险,其理财风格最彪悍,对它来说,债券可以买,基金可以买,股票也可以买。而且,它不对比例做限制,由此衍生出不同风险等级的账户,客户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自行切换。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

  与投资连结险相比,万能险则没那么激进,虽然也可以选择股票作为投资对象,但资金运用比例受到一定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万能投资账户设置了保底收益,客户起码不会有亏损的风险。

  事实上,万能险本就是为了同时满足理财和保障两大需求而诞生的。

  假如你给保险公司 10000 元,要求其中的 1000 元用于买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剩下 9000 元放到一个保底收益为 3.5% 的投资账户中。两年后,9000 元变为约 9700 元,多出来的这 700 元,你要么不管它,要么用它再买点儿重疾险和定期寿险。又过了两年,你发现投资账户的收益率涨到 5.5%,此时你手里正好有 10000 元闲钱,也可以随时把它放到投资账户中。

  一次投入,多种用途,而且缴费方式灵活。这样看来,作为西方舶来品的万能险(universal life insurance),似乎更适合翻译成“万用寿险”。不过,被引入中国后,万能险却变了味道。大家纷纷觉得,这种保险产品的投资功能不错,有保底收益,投资范围比年金险更宽泛,潜在收益也更高。那么,我能不能只做投资,不买保障产品呢?

  不行,因为政府要求万能险必须有保障成本。而且,保险公司为了防止客户的钱在万能账户里快进快出,还会对万能账户设置领取手续费。

  保险公司做万能险产品的本意,是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让这笔钱安心放着,复利生息,是双方对彼此的承诺。正是有了这份承诺,保险公司才敢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保险资金的长期性、稳定性才有保障。

  某天,有人突发奇想:既然万能账户偏爱长期稳定的资金,那么对购买年金险的客户而言,把每年领取的年金直接转移到万能账户里,岂不是一举两得?

  还记得前文说过的交完 10000 元后,从第二年开始可以每年领取 500 元直至去世的产品乙吗?如果客户不领取这 500 元,而是将其直接转到万能账户里,一来可以让这 500 元二次增值,二来这笔钱还留在保险公司。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想想就令人激动。

  保险公司的这个创意听着不错,但好像又有哪里不对劲。想象一下,如果你对银行说:欠你的房贷我现在不还了,但你别担心,每个月我都会把用于还房贷的钱买成理财产品,保证每年有 3.5% 的收益,30 年后我再把这些钱及收益都给你,怎么样?

  银行只能对你说两个字:不行。

  这样类比可能有些牵强,在现实中,银行图的只是贷款利息,并希望尽快收回借款,不要形成呆账、坏账。而我们每个人的财务需求却不一样。当我们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或者每年都需要这笔钱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领取。除此之外,把钱放在万能账户里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是什么金账户、银账户,即使它能为你提供年化高达 5% 的万能账户收益率,都是基于“你愿意延迟拿到本该属于你的钱”的前提。如果延迟拿钱符合你的需求,它就是好产品,不符合你的需求就是不好的产品,就这么简单。

  想用几页纸的篇幅说清楚理财保险的类型和功能,是不切实际的。在中国保险市场,不同时期的理财保险产品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前文说的年金险、分红险,我们很难说清楚其具体的投资收益是多少。但有些银行销售的分红险,本质上却是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承诺的分红并非不确定,而是肯定会兑现。

  这岂不是和刚才讲的不一样吗?对此,你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可以在不违背特定规则的前提下,不断“改造”产品。

  消费者无须弄清楚购买的产品类型是什么,因为产品的类型甚至定义都在不断变化。消费者需要做的,是认清某个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保底收益是多少,产品期限、保费金额是多少,高、中、低档的分红各是多少,历史实现情况如何。搞懂这些问题,你就能摆脱理财保险靠不靠谱的困扰,真正实现价值投资。

  其实,获取大规模的资金,在任何时候都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功能甚至是首要功能。为了达到资金的规模效应,单靠重疾险、定期寿险这类产品聚拢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而市场上几乎没有不做理财保险的保险公司,这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对其生存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在中国,前文中提到的甲、乙、丙三个虚拟的年金险产品,都要遵从一个规定:内部收益率不能超过 4.025%。这是监管部门为了防止利差损而制定的规则。

  还记得我在讲述养老险时讲到的年化收益率为 9% 的产品吗?当时销售这类产品的公司,每年都承担着投资收益不足的损失。这种名为“利差损”的东西,对全球范围内的保险公司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 4% 的收益率很低,放眼未来几十年,实现这个承诺并非易事,保险公司的压力其实很大。

  在投资这件事上,保险公司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专心做好中长期投资。而且,欧美和日本的经验证明,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加和社会日益老龄化,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保险资金将会成为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

  下次,当你琢磨着如何让自己手里的 50 万元获得更多收益的时候,可以看得长远一点儿,也许保险公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孩子最好的保险是父母

  大家在给孩子配置保险时,千万别忘了一个道理:父母自身的健康以及稳定、持续的赚钱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险。

  我们平时应坚持锻炼、健康饮食,避免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潜在健康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为自己做好保险规划。

  当上父母后,你为孩子配置了全面的保险产品,自己却处于裸奔状态,这是十分不可取的。爸妈这两台“印钞机”正常运转,是对孩子负责的重要体现。

  最后,我总结一下为孩子配置保险的几个关键点。

  1. 作为父母,先把自己的保险配置好,因为你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险”;
  2. 在购买任何商业保险之前,先为孩子办理好当地的少儿医保,这是政府给予的福利,一定要充分利用;
  3. 结合自身预算,首先配置高保额的重大疾病险和住院医疗险,其他的保险则量力购买。

一个不断妥协退让的过程

  其实父母面临的风险非常简单,就是疾病引发的财务风险。直白地讲,为父母做保险规划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除了疾病风险,我们几乎不用担心父母离世带来的风险。他们已经不再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也几乎没有背负房贷、车贷,这和中青年人面临的风险区别很大。由此看来,定期寿险并不适合给父母购买。更何况父母已经到了六七十岁的年纪,这通常也是定期寿险保障的截止时间。

  这样看来,给父母配置保险,主要考虑的应该是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

  但问题接踵而至,年龄超过 60 岁的人想要投保重疾险和医疗险会有很多限制。

第一,年龄限制。

  几乎所有重疾险和医疗险的投保年龄都在 0~60 岁。对重疾险而言,55 岁的投保年龄上限是普遍规则。没办法,人的年龄越大,患病概率就越高。尤其在 25 种重大疾病里,有些疾病基本上是“老年人专享”,比如严重帕金森病、严重阿尔茨海默病等。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不赚钱的事情肯定不会做,由此它们选择了:放弃老年人市场。

第二,保额限制。

  同样一份保险,30 岁的人和 50 岁的人可享受的保额上限是不一样的。以重疾险为例,如果在网上直接投保,30 岁的被保险人的保额上限基本为 50 万~60 万元,而 50 岁的被保险人的保额上限只有 10 万元。

  仔细想想,这 10 万元的保额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都知道,重疾险的保额应该和被保险人的收入挂钩,以便在其患病期间提供失去收入的补偿,并解决一部分自费医疗开支(比如某些尚未引进国内的新型诊疗手段)。

  离退休的老年人既然已经没有了工作收入来源,那么为其配置重疾险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这时候,不妨以高保额的住院医疗险为主,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共同解决大病就医带来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与重疾险不同,住院医疗险的保额通常不受年龄影响,挑选一个续保条件好、保额高、责任全的住院医疗险,远比买重疾险更“划算”。所谓的划算,指保费倒挂。

第三,保费倒挂。

  让我们来简单地算一笔账。

  一位 55 岁的男性购买保额为 10 万元的重疾险,每年需要交 3500 元左右,交 20 年,总计 7 万元的支出和 10 万元的保额相比,差别不大。如果计算内部收益率,相当于每年投入 3500 元,买了年化复利为 3.5% 的普普通通的理财产品。

  选购保险时,杠杆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样是交 20 年保费、保障终身的重疾险,想要撬动 10 万元保额,不同年龄的人保费相差巨大。因此,给父母买重疾险,似乎不存在花小钱办大事的逻辑。当然,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只交了两三年保费就理赔,是不是就比较“划算”了呢?这话听着很晦气,好像早早得病反倒成了一件好事。但这种假设实际上可以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保费倒挂”这件事。

第四,健康告知不符。

  当你接受了低保额、低杠杆率的事实,却发现身患慢性高血压的父母在健康告知这一环节被拒保。这是给父母买保险时最常见的问题,即想买也买不了。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可以直接和重大疾病险、住院医疗险说再见了。保险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双方各退一步。保险公司把保障范围缩小,限制也随之减少。但这个保障范围不能太小,得有存在的意义。

  于是,防癌类保险应运而生。重疾险涵盖的几十种疾病,只保留第一项,即恶性肿瘤;住院医疗险涵盖的所有疾病的住院责任,也只保留一项,即癌症住院责任。在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的重大疾病中,恶性肿瘤占 70%。笼统地说恶性肿瘤你可能没有概念,但如果我说一款保险既保白血病,又保胃癌、肺癌,还保身体所有器官的癌症,听上去是不是挺全面的。如今,整个社会已经谈癌色变了,癌症的严重程度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险种。

  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健康告知的内容大幅减少。只要不是易引发癌症的症状(肝部疾病、器官或组织的结节等),保险公司都不介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投保。毕竟,高血压导致的急性心梗和糖尿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或截肢,都不在防癌类保险的责任范围内。

  这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保险公司针对带病体客户额外开发针对性产品,这有点儿像吃自助沙拉。虽然 39 元/人的沙拉比 59 元/人的沙拉的可选食材少,但起码实现了让更多人吃到沙拉的目标,沙拉店也赚到了钱,可谓一举两得。

家财险到底保什么

  和大多数保险产品类似,家财险也可以设计成“主险+附加险”的形式。主险是必须购买的,附加险则可结合自己的情况选购。家财险中的主险,解决的是房屋本身的风险问题,关注的是可能造成最大损失的潜在风险,具体如下:

  1. 房屋及其室内附属设备,比如水暖、气暖、管道设施等;
  2. 室内装修,比如地板、吊顶、墙纸、水电等;
  3. 室内财产,比如家具、电器等。

  说白了,房屋倒了、装修毁了、家电坏了,这三种情况是房屋面临的主要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三者的保额是不一样的。和房屋本身相比,装修和财产的价值要低一些。一场爆炸事故发生后,房屋结构直接受损,这套房子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不仅无法继续居住,也基本无法交易和转让了。这时候,只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赔偿才能弥补该损失。

  因此,房屋及其室内附属设备的保额通常从几十万到上千万元不等,而室内装修和财产的保额则基本在几万到几十万元。

  买完主险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除了发生概率低的大型灾害类风险,我们的房屋还会面临许多日常的小风险,比如家里被盗、水管漏水。这种事虽称不上巨大打击,但总归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时候如果保险能进行弥补,当然是一件好事。

  所以,你可以把附加险看作针对小风险的补充手段,其责任范围是:

  1. 室内盗抢损失:因入户盗窃和抢劫造成的财产损失;
  2. 第三者责任损失:阳台花盆掉下致人伤亡和造成的财产损失;
  3. 管道破裂损失:自来水管、暖气水管爆裂,把自家和邻居家都淹了。

  我不建议你死记硬背附加险的分类标准,你应该根据自己想要的责任(比如解决管道破裂的风险),找到对应的保险条款,并阅读条款内容,只要匹配自己的需求即可。没人能说得清应该买哪种附加险,但你肯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当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阅读条款时,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了解责任范围

  选购人身保险时,阅读条款、了解除外责任是一门必修课。即使有代理人为你服务,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在条款里。尤其是很多除外责任,大多数代理人没有时间一字一句地念给你听。

  与保障期长、保费多的人身险相比,家财险似乎简单得多。但是,家财险的条款可一点儿也不简单。你可以在条款里发现许多前提条件,不了解清楚这些“麻烦”,你买到的家财险可能就无法发挥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造成财产损失的原因到底包括哪些。有的家财险只包含火灾、爆炸、飞行物坠落和外部建筑倒塌的风险,而像台风、冰雹、洪水这种常见自然灾害却不在其责任范围内,这样的家财险产品要远离。

  尽可能多地囊括财产损失风险,是一个好产品的必备条件。如果能满足这个条件,哪怕价格高也值得买。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家财险只承保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的房屋,木屋、草屋不在承保范围内。此外,房龄过大(比如 30 年以上)、产权不清晰(小产权、农村集体产权)的房屋也不在承保范围内。

  请留意你要投保的房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这里普遍存在一个误解:只有业主才能购买家财险。事实上,租户(有合法的租赁合同)也可以为自己租赁的住宅购买家财险。只要搭配合适的附加险,租户就不用担心由于自己的用电、用水疏忽造成的经济损失了。

  第二,室内财产也是有承保范围的,并不是说财物只要在家里就都可以赔偿。比如,首饰和邮票藏品等贵重物品,文件、账簿、闪存盘等资料类财产,这些物品本身难以估价,通常都会被排除在承保范围之外。如果你想防范这类财产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特定的附加险来解决。

第二步:看清除外责任

  除了这些前提条件,条款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章节:除外责任。这部分内容也要仔细地看清楚,不要“想当然”。

  对主险而言,最常见的除外责任是战争造成的房屋、装修和财产损失。对于地震、海啸等超大自然灾害,大部分家财险的主险也不会涵盖。

  由于附加险种类繁多,这里只列举常见的几种。

  房屋盗抢险规定,因门窗未锁致使保险标的遭受盗窃、存在窗外钩物行为或无明显现场痕迹的盗窃行为,都不在保险范围内。管道破裂及水渍损失险规定,因水暖管年久失修、自然磨损、腐蚀变质或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其他亲属、暂居人员、雇用人员擅自改动原管道设计或用途导致的损失,也不在保险范围内。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些除外责任有点儿吹毛求疵,其实就是不想赔付。我建议大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当人为因素介入(比如擅自改动管道)的时候,风险的不确定性中就增加了无法评估的人为因素。其次,从公平的角度看,如果门窗未锁导致的财务失窃也要保险公司赔偿,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即房屋安全措施做得好的客户要为做得不好的客户买单。最后,有些所谓的除外责任也并非不保,而是以新的保险产品形式存在。比如,要应对地震和海啸风险,你可以投保地震巨灾保险。

  所以,大多数除外条款都是讲道理的,但确实也存在让人无奈的除外条款,以后遇到这类产品,记得绕路走。

  比如,关于玻璃单独破损的除外责任是这样的:

  保险事故造成的玻璃单独破损,但与玻璃为一体的其他保险标的一并发生损失的情形除外。

  你可能没看懂,我举例为大家说明。

  曾经肆虐厦门的台风“莫兰蒂”,让许多家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装修受损、地板被泡是可以赔偿的,但如果家中其他财物都完好无损,只有玻璃破了,就不能获得理赔。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玻璃破损能够赔偿呢?包括玻璃窗在内的整个阳台都严重受损,则可以理赔。

  这个除外责任设计的初衷,应当是出于成本的考量。玻璃单独破损的情况比较常见,赔付概率高。但不管怎么说,从消费者角度来讲这都是糟糕的体验。

第三步:学会互相搭配

  家中暖气管道或卫生间管道突然破裂,不仅泡坏了自家的地板,还毁了楼下邻居家的天花板吊顶,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糟心事。如果想通过家财险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主险是不行的。主险只负责由火灾、爆炸、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房屋损失,和家中的管道破裂没什么关系。好吧,让我们看看有没有管道相关的附加险。我们惊喜地发现有一款《附加管道破裂及水渍损失保险》,其责任条款里明确写道:

  因高压、碰撞、严寒或高温造成被保险房屋内、楼上住户、隔壁住户或属于业主共有部分的自来水管道、暖气管道(含暖气片)、下水管道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室内外管道(以下简称“水暖管”)破裂,造成主险保险标的遭受水浸、腐蚀导致的直接损失,以及因此产生的水暖管修复更换费用,保险人按本附加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这个附加险看起来不错,既包含了家中地板浸泡的经济损失(主险保险标的遭受水浸、腐蚀导致的直接损失),还能把管道更换费也一起解决了。但仔细一想,它没有提到邻居家的损失该怎么办。

  邻居的损失属于第三者责任,得通过《附加管道破裂及水渍第三者责任保险》来解决。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有点儿困惑。我拿前文讲过的车险与管道险做个对比。

  假设你驾车撞到了张三,需要对他进行赔偿,这被定义为“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假设你家管道漏水弄坏了张三家的吊顶,需要对他进行赔偿,这也被定义为“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我们来看看《附加管道破裂及水渍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怎么说的:

  被保险房屋内水暖管因高压、碰撞、严寒、高温造成爆裂,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附加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为了一个小小的“管道漏水殃及邻居”的需求,你需要购买一份主险和两份附加险。不得不说整个操作过程确实耗时,但好在不难理解,为了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投入点儿精力也是值得的。

  所以,只有主险而没有附加险,这是不完整的。在做家财险规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解决重大风险(由主险负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预算和需求,搞定部分一般风险(由附加险负责)。

旅游保险是干什么用的

  一名游客在境外自驾旅游时发生车祸导致骨折,被救护车送往就近医院治疗。几天后,由于伤者要保持平躺姿势,所以需乘坐商务舱或头等舱返回国内,并由救护车运送至当地医院。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它几年前就发生在我太太身上。当时在欧洲我们遭遇车祸,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紧急救援。这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经历,却着实加深了我们对旅游险的认识。

  如果未提前购买旅游险,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治疗费用无法报销。作为外国游客,我们自然没有当地的医保可用,所有治疗支出都是自费。连同急救费用在内,在 3 万多元的医疗支出中,除了 3000 多元的腰部支架,其他费用最终都通过保险理赔报销了。

  第二,没有人会为我们安排返程航班的商务舱座位。在异乡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只需通过邮件把相关医疗材料发给保险公司(证明的确需要保持平躺姿势),很快就收到了商务舱的订票确认信息,免去了预订机票的难题。当然,商务舱的机票自然也不用我们付钱。

  第三,风险袭来时感到孤立无援、手足无措。我太太在国外接受治疗期间,一方面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们通过外汇汇款,解决了我们手头一时没有那么多欧元的问题;另一方面得到了保险公司的协助,让我们不用担心治疗费用和后续问题。人在困境中对这种援助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从我和我太太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旅游险可以非常有效地应对意外伤害带来的风险,它不仅会给你经济上的补偿,还会为你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务。

  仔细想想,外出旅游可能遇到的两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死亡和受伤。

  第一类风险:旅游时死亡。

  这一点无须多说,旅行途中发生的交通意外(比如车祸)或者游览意外(比如坠崖)都会导致意外死亡。如果你购买了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就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

  第二种风险:旅游时受伤。

  外出旅游期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平时。尤其是出行,不管是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驾,道路环境对我们而言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和死亡比起来,受伤的概率更高。而且,常见的意外险和医疗险仅限在国内医院就医,所以这一风险完全要靠你的旅游险来解决。

  针对死亡和受伤风险,旅游险通常包含的责任有以下几种:

  意外身故:遗体/骨灰转运,会有专门的转运公司负责将身故者的遗体和骨灰运回他的家乡。

  意外残疾:根据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理赔款。

  医疗费用:这要看你买的旅游险是只负责意外受伤的医疗费,还是也负责疾病的医疗费。比如,阑尾炎显然不属于意外,如果你购买的旅游险只包含意外医疗责任而你在旅行期间阑尾炎发作,那你只能自己掏腰包看病。

  医疗运送与往返:医疗运送也可以理解为国际救援服务。如果因为医疗条件和设备要求必须进行运送,并且时间紧迫,用直升机进行跨国运送也是可以的。

  慰问探访:如果在外住院时间较长,保险公司还可以承担一名亲友前往探视的交通费和住宿费。

  对了,还有一些突发事件。

  除了意外身故和受伤,行李丢失、钱包丢失、信用卡被盗刷、航班延误,也是常见的旅行风险。即使你想得再周全,规划得再详细,遇到上述问题也会手忙脚乱。

  比如,如果自驾游出车祸受伤,除了你自己需要的急诊费用,在你全责且对方没有足够保险的情况下,就需要靠第三方责任险来帮你摆平你对他人造成的财产损失甚至伤亡了。再比如,行李遭遇暴力托运,平板电脑屏幕粉碎,凭借“托运行李损失责任”,只要你留好相关证据,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又比如,由天气或者航空公司员工罢工(这在欧洲很常见)导致的航班延误,只要达到一定时长(6 个小时或者 8 个小时),就可以获得几百元的理赔金。

  这些在旅游时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相较意外身故和医疗,可能算不上重大风险,但对于中短期旅行来说完全值得额外花点儿钱买旅游险。除了刚才我们说的第三方责任、托运行李损失责任、旅行延误责任等,还有以下保险责任值得我们关注:

  旅行计划取消:目的地突然爆发战争、瘟疫,或者直系亲属突然身故,以致无法按原计划出游。对于一些不可退还的费用(比如机票、酒店),可以通过旅游险获得合理的补偿。

  托运行李延误:因运送不当导致行李延误,保险公司会按照额度给予赔偿。

  银行卡盗刷损失:只要证明因为银行卡丢失或者被窃,导致被盗刷,可在额度范围内获得赔付。

  旅行证件重置费用:在旅途中,除了丢银行卡,还有可能丢失护照。对此,保险公司也会予以合理的赔偿。

  找到这些责任条款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关于每项责任的具体描述。比如,延误多久算延误?物品损失有没有免赔额?盗刷笔数有要求吗?我们起码要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

自序:当焦虑的中国新中产,遇见拧巴的保险

  一切都像预先设计好的剧情。大学毕业后,不出三五年,甭管你的生活状态是独自一人,还是组建家庭,都会不约而同地关注一个问题:我该买什么保险?这千篇一律的剧情,不知道是否也是你人生的映照。

  虽然销售保险产品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身边的朋友经常向我咨询如何买保险。尤其是在女儿出生后,问题变得更简单了——似乎我只要告诉别人我给我闺女买了什么保险,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

  但是,不同的个体和家庭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百分百地参照他人,只能是照猫画虎。这也让我意识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学会配置保险,比一个一个地分析保险方案,更有价值。除了生活里的保险解答,自身的工作也带给了我更多、更深的感触。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里做战略规划。对于一个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而言,所谓的“战略规划”不过是收集和整理公司和行业的数据资料,对比不同公司的主要保险产品,然后写报告、做图表,没什么特别的。

  但大量数据和产品背后也折射出保险行业的许多现象,它们一度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我国保险市场虽然保费规模大,但风险保额少。也就是说,每年几万亿元的保费,大部分都是为了理财和赚钱,真正希望解决疾病、死亡等人生风险的并不多。

  再比如,保险市场的产品虽然复杂难懂,但销量屡创新高。在熬夜加班的深夜,我和同事不止一次地对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叩响内心最大的疑惑:这么烂的产品是怎么卖出去的?

  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槽叔”)和与第三方独立测评机构合作等方式,多管齐下地宣传、普及保险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科学地普及保险知识与推广保险理念,这件事的价值不仅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更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你塑造一种思维方式。

  即使受过良好教育,接受过某学科的专业训练,我们有时依然会在逻辑分析、人际表达、信息沟通等方面感觉力不从心。用科学的逻辑思维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这种能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保险的自我规划,就是一例。

  筹划保险时,不知从何下手?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优先级的逻辑,梳理家庭保障需求的能力。买到自己不需要的保险?这可能是因为无法在人际沟通中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无法准确分辨出保险销售员口中的“事实”和“观点”,最终陷入销售套路。每年保费太多、家庭开支压力太大?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合理分配家庭现金流支出的重要性。

  这种讲道理、重逻辑的思维,不仅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源,也可以真正做到为你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毕竟我们买保险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弄清楚为何而花,很有必要。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我会首先解答你所有关于保险的疑惑和顾虑。毕竟,从来没有哪种商品像保险这样,让人爱恨交加。爱它,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保险非常重要,对于漫长人生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险的重要性无可代替。既然能翻开这本书,相信你也是认同这句话的。“恨它”,是因为我们虽然认同保险的价值,却也听过太多关于保险的负面评价——抱怨算是轻的,咒骂甚至全盘否定的观点也不少。

  所以,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和保险之间的关系是“拧巴”的。拧巴这个词,是稍带北京气息的方言,你大可将其理解为纠结、难搞、无力吐槽。希望当你读完前几篇文章,在豁然开朗的同时,能以平和的心态,听我把保险的脉络娓娓道来。祝你阅读愉快。

引言:盲人摸象话保险

  几年前,因为发现妻子怀孕,我们取消了筹备半年多的美国之行。

  去美国是我们很早之前就着手规划的旅行,一来想去看看和图书、电影里不一样的美国;二来也可以探望一下在美国读书工作的老朋友。

  旅行取消了,早早支付的机票钱眼看也要打水漂儿——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在选择打折机票的同时,也放弃了全款退票的权利。这笔两人共计 1 万多元的损失,似乎不可避免了。

  当我郁闷地重新整理旅行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我在申请签证时购买的境外旅游保险,其中包含一个名为“旅行取消”的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当被保险人或其配偶被诊断出怀孕,需要取消原定行程时,对被保险人已预先支付但未使用且无法退回的交通、住宿、门票及其他本保险合同明确列明的旅行产品的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逐字念完这段话,我发现我可以申请理赔了。最后,除了 1 万多元的机票,6000 多元不可退回的宾馆费用也全部获得赔偿。[1]

  倘若没有购买这份保险,我们这趟旅行的预支款项就损失掉了,内心难免郁闷,但毕竟这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更何况,妻子怀孕本来也是令人开心的事情,我们并不会因为损失这笔钱而太过沮丧。当然,可以把这笔钱拿回来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定是:真的挺不错的。其实这种感觉我们平时也有过。例如,当你在淘宝购买了一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对商品不满意并打算退货时,忽然发现店铺为你购买了一份退货运费险——12 块钱的运费,保险公司帮你出了。

  不管是上万元的旅行开支,还是十几元的快递费,我们得到的这些补偿都源自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提前购买了一份可能并没有搞懂的保险。此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保险是一种可爱又美好的存在。

  如果只是让保险业来解决行程取消导致的机票损失、退货带来的快递费损失,那你也太小瞧它了。帮你应对人生中生老病死的风险,才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要义。

  1000 个读者眼中有 1000 个哈姆雷特,1000 个消费者眼中也有 1000 个关于保险的标签。如果让我解释“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我一定会拿保险来举例。

  当我享受退货运费险带来的十几元的“小确幸”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解决小额的资金损失。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鼻子。当我发生车祸,保险公司出动紧急救援车队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提供应急服务。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尾巴。当我选择购买一份保证本金和收益的万能险时,我是在进行投资,保险的作用就是让我的资产保值增值。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当我选择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时,我进行的是一项潜在风险的补偿行为,保险的作用就是帮我应对巨额财务危机。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肚皮。

  你看,我很难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告诉你保险是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在刚才提到的这些案例中,一定有一款适合你,也是你需要的。

  从小额资金损失到巨额财务危机,保险的责任由小及大。在这个过程中,更大的责任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预期,这也产生了令保险被误解的基础,让我们很容易形成诸如“谁都可以买保险,保险公司就该赔我钱,买保险时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的惯性思维。

  说到底,购买保险的前提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当你在心中形成对保险的认知和预期时,保险公司也同步形成对你的认知和预期——双方有了共识,保险这种契约才有存在的基础。

  这可能才是保险本来的样子。

发生的事故不在保险范围,不能赔付

  保险公司赔不赔,首先取决于申请理赔的这件事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举个新闻事件当例子,可能更便于理解:

  王大妈腿脚不灵便,周末下楼时不慎摔伤,造成大腿韧带拉伤,住院一个多星期,除去医保报销,自费部分花掉 2000 多元。她想起半年前通过保险代理人买过一份意外险,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未曾想遭到拒赔,理由是王大妈购买的意外险只包含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两项责任,并不包含意外医疗责任;而且王大妈的受伤情况也远未达到伤残标准,相当于这份保险“白买了”。

  保险代理人信誓旦旦地说,当时大妈图便宜而挑选了不含意外医疗的产品,一年只要 50 多元,如果包含意外医疗责任,保费要 250 多元。王大妈却说,代理人明明没有和她说过这些,她买的时候以为什么都保。保险公司则表示无奈,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的,公司怎能为没有承保的风险赔钱呢,这样做的话对于多花 200 多元买保险的消费者来说,谈何公平?

  当我们试图还原王大妈摔伤的“真相”时会发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而一旦这类事件被某家媒体报道,再配以“黑心保险公司只保死不保生”之类的标题,只会令读者更加相信:一旦出了事,保险公司只会想方设法不赔钱。

  一起意外事件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受伤,二是身故。如果一份意外险只涵盖意外身故,因为意外导致的受伤就无法获赔。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多种多样,每个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买了一份鸡肉三明治,咬了一口却发现三明治里没有鸡肉,这就有问题了。到底是我买的时候没搞清想要牛肉还是鸡肉,还是商家供应出错?买卖双方多花点儿时间,弄清产品介绍、核查产品名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这类问题。

  搞清楚三明治里是鸡肉还是牛肉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分清楚到底是火鸡肉还是乌鸡肉。对于同一句话、同一个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才是麻烦所在。

  比如,不少人误以为猝死也是一种意外。整晚熬夜工作以致猝死,怎么能不算意外呢?但医学上对于猝死的定义是:因疾病而突然死亡。保险公司也将猝死责任视为因突发疾病导致的身故。

  我们当然可以把猝死作为一项额外责任,加到意外险的产品里,但这必然导致意外险产品价格的提升。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购买一份寿险(对身故的原因不做限制),这样可以弥补一些猝死带来的损失。

  不光是意外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重大疾病险,其实对于每种疾病都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单单“癌症”二字,不足以清楚表达疾病的定义。原位癌(癌症的早期形式)从字面上看也属于癌症,但治愈率极高且花费不多,便不属于保险条款规定的重大疾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重大疾病险“只要是癌症就能付”。

  其实为了解决类似的“误读”,保险条款会专门针对这类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做额外说明。比如,意外险的条款里会出现“猝死不在保障范围”,重疾险里也会出现“原位癌不属于恶性肿瘤”之类的表述。

  看来,卖三明治的商家以后得多长个心眼,最好把三明治的名字改为:

  两块切成三角形且去除饼边的全麦面包片包裹下的经水煮后裹上面粉油炸的本地产走地鸡的鸡胸肉(注意:本店不接受以鸡肉肥瘦口感偏好为由的退货。)

从“求我买”,到“我要买”

  当你希望保险为你解决疾病、身故等状况带来的风险时,本质上,你就不是在买保险,而是在“申请”保险了。

  我曾听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当你想买保险的时候,也是你正式步入中年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身边一个个因为疾病、意外遭受重创的家庭后,便本能地寻求外界的帮助,以缓解自己的中年危机。这个时候,回过头看看我们曾经嗤之以鼻的保险,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如果你真的人到中年才想起买保险,那还真不一定买得了保险。这里所说的“买得了”,指的是保险公司愿意销售保险产品给你。

  乍听起来,有点儿难以置信。保险明明都是求着我买的啊,铺天盖地的宣传、无处不在的销售,保险公司怎么会拒绝卖给我保险?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

  事实上,当你希望保险为你解决疾病、身故等状况带来的风险时,本质上,你就不是在买保险,而是在“申请”保险了。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我们需要申请保险,怎样才能申请到保险。

核保师与健康告知

  当我们希望保险公司为我们承担疾病、身故、意外带来的风险时,其实我们是在和保险公司做一笔交易——消费者给钱,保险公司做出承诺。这笔交易其实可以被视为一个赌局,消费者以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做赌注,换取一笔潜在的赔偿金。

  如果想增加自己赢得赌局的概率,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 第一,已经得病,甚至病入膏肓,这时候买保险,很快就能获得理赔;

  • 第二,很可能要得病了,赶快去买保险,这样也有很大的概率获得理赔;

  • 第三,经常从事危险工作,或者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发生意外的概率很高。

  但保险公司可不是好糊弄的,为了防止消费者采取上述手段,便会在赌局设立之前(也就是你投保之前)委派特殊工作人员,对你义正词严地做出一系列约定,以确保你的情况不属于上述三种。

  这里的特殊工作人员指的是核保师,一系列约定指的是健康告知。

  举几个例子,可能更便于你理解:和健康人相比,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在未来身患肝癌的概率显然高很多;从事高空作业的玻璃幕墙清洁工,发生意外的风险会显著高于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酷爱极限运动或每个月都登山、潜水的年轻人,发生意外的概率也比“宅男宅女”高出不少。

  核保师的工作职责就是识别出这些大概率风险,并将这类人群拒之门外。他们的首要“武器”,就是健康告知。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隐约觉得:保险业太不通情达理了,这不是明摆着搞歧视吗?事实上,保险业之所以能正常运转,并成为社会的“维稳器”,正是因为它拒绝“通情达理”,坚持“歧视”。

  健康告知的存在,使保险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每个商品都有自身的价格,比如,宜家家居畅销的“索德汉”沙发,其价格是基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营销成本等因素综合制定的。保险的定价本质上是对风险的定价:为了将来可能获得的 10 万元补偿,你今天要给我多少钱?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如果 A 的风险远高于 B,那对 B 而言,这种定价方式显然谈不上公平。

  健康告知,可以被看作核保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健康问询:是否有疾病或住院记录等。这是健康告知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很多核保师都是医生出身,毕竟有了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把握健康问题的严苛尺度。

  职业问询:是否从事高危行业。对于高空清洁工、武警战士等职业的从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明显更高。

  生活问询:是否吸烟、酗酒(酒精依赖),是否有极限运动等危险性高的业余爱好等。

  除了这三类问询,其他问询还会零散地涉及客户的保险购买情况等。当我们对照自身情况挨个看完健康告知后,会收到核保师的核保结论,内容不外乎以下 4 种:

  结论一:标准体。 恭喜,你完美地符合健康告知中的所有要求,可以直接投保,无须做补充告知。

  结论二:次标准体。 可能有少数几条不符合健康告知,但考虑到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保险公司就“勉为其难”地允许你投保了。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要么增加保费,要么接受除外责任。增加保费很好理解,别人花 1000 元能买到的风险,收到次标准体健康告知的客户可能要额外支出 200 元。除外责任指的是保险公司考虑到投保人当前的健康状况,将特定疾病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其他责任保持不变。比如,如果投保人的体检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即便结节是良性的,保险公司也会把甲状腺癌及转移癌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

  结论三:延期。 保险公司考虑到你的某个健康问题,暂不接受你的本次投保申请,建议过一段时间再来试试。至于要等多久,不同公司、不同产品、不同疾病的情况皆不一样。保险公司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当下的风险过高,等等再说吧。遇到延期,我们应当分情况看待。比如,对于早产儿,通常要等到 2 岁以后才能申请投保;你当前某项血液指标异常,可能是因为最近半年的饮食过于油腻,且缺乏锻炼,假如花上半年时间锻炼以恢复体质,便很容易成功投保。但如果导致延期的是慢性疾病,可能短期内无法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无奈地将延期看作“死缓”——和拒保没什么区别。

  结论四:拒保。 对不起,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相当于被保险公司判了“死刑”。

买保险一定要返本吗?

  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

  消费者对于金融商品和实体商品往往有着巨大的认知区别。

  对实体商品,我们愿意为之支付一定金钱,以换取其效用。在如今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更有观点认为:钱没有花掉,只是换了个形式待在你身边。总之,我们不大会在消费行为发生后,还对这笔支出斤斤计较——花了就花了。

  而对金融商品,我们似乎不太接受“花掉”它们的观点。存在银行里的钱既安全又能产生利息;投入股票的钱,我们会习惯性地产生“我一定能赚钱”的幻觉,即使亏损,也很少归咎于股票投资本身,毕竟“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大家都知道。

  当这类态度移植到保险身上,就会很容易形成这种认知:既想获得预防风险的保障,又不想让本金受损失。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到期后你就得把本金返还给我。

  返本心态是中国保险消费市场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消费者的这种诉求直接影响到中国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当你想要返还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消费决策。比如,想吃辣,便抬脚走进川菜馆;想换一种春日少女风的妆容,就去下单购买新款口红;想要保本理财,可以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虽然严格来说货币基金并不保本)。从思考到决策的链条比较清晰,也就是说,你最终的“所得”和最初的“所想”基本保持一致。

  消费决策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需求。换个新妆容,可能是迎接失恋后的新生活的一种态度;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可能是因为看重它的流动性。

  所以,当你说想要返还型保险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才能解答标题提出的那个问题。

  不管保险产品的形态是什么,有哪些保障责任,用了怎样的词汇包装,消费者所说的“返还”,很多时候是在表达两种需求。

  第一,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请把我交的保费还给我。没错,我要的是拿回保费。

  第二,既然我购买了保险,总归是希望能派上用场。没错,我要的是总归能获得赔偿。

  这两种需求,是人们购买返还型保险的最大驱动力,也是返还型保险存在的最主要原因。

追求保费返还,切莫因小失大

  市场上有不少保费返还型重疾险和意外险,若在约定时间内并未出险,保险公司会将保费返还给客户。这类产品的宣传口号一般出奇地一致:有病赔钱,无病返本。乍看上去,这种保险似乎是免费的。

  但仔细对比后你就会发现,返还型保险所需缴纳的保费,要比非返还型保险多出不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交的这部分保费往往用作重要的投资资金来累积生息,最终会把当初所交的本金“赚”回来。从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看,这种表述可能未必准确,但这类问题的本质基本上如此。

  其实除了保险,很多行业都擅长玩这种游戏。互联网上屡见不鲜的“存 5 万送手机”之类的营销活动,本质上也是锁定资金一段时间,让客户以利息换赠品,同时牢牢地黏住客户。

  中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这同时意味着消费者的认知及分辨能力千差万别。更何况偶尔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懵懂和迷茫还会令自己的判断力陡降为零,这可以理解。

  说白了,当消费者开始追求保费返还时,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我觉得我自己不一定会发生保险事故。比如,我觉得自己不会发生意外,不会患重病,不会身故,这些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内心或多或少有“万一没出险就亏了”的想法时,潜意识里就会更加看重保费,而忘记自己配置保险的最初动机:购买充足的保额,确保获得足够的补偿。

  反正保额也不一定会拿到,我更在乎实打实的保费,所以还是选择有保费返还的产品吧。这样想似乎顺理成章。

  相反,当你把保险看作风险的补偿机制时,就会格外看重保额的大小。用尽可能少的钱换取尽可能多的保额,才能充分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

  那么,现在请你回答: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

  其实对于保费返还这个功能,保险业不乏积极、肯定的观点。比如,虽然返本型保险价格更高,但额外多出来的那些保费,可以看作每年的强制储蓄。毕竟保险资金安全性高,更何况还有收益(相当于一份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

  你看,保险公司就是这么厉害,无论什么功能,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后忍不住感叹: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也会获得一批人的认可。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还有攒不住钱的新中产们,未来都逃不开为储蓄而焦虑的宿命。所以,在普遍开销日益走高的当今,强制自己进行储蓄并不是坏事。

  但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花钱做强制储蓄不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对于收入较高的中产家庭来说,保费额外增加 50% 可能影响不大,无非每年多投资了一点儿保本理财。而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或者家庭开销较大的群体来说,返还型保险无疑占用了多得多的保险预算。1000 元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交 4000 元的保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非要拿到保额,不妨这样选择

  好,如果我听了你的建议,买了非返还型保险产品,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可是,第二个问题又会接踵而至:买了保险,却没有派上用场。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保险产品会有不同的保障期限。现在我们假设两种情况:第一,你买的是 70 岁到期的重疾险,却在 71 岁罹患重疾;第二,你买的是 60 岁到期的寿险,却在 61 岁身故。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保费相当于“白交”了。

  当消费者表达对返还型保险的需求时,可能他们希望避免的正是这种“买的保险没发挥作用,保费也没拿回来”的问题。

  电影《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说,如果要在这段感情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 1 万年。看来,期限越长,就越不容易错过。借用这个道理,我把买保险产品的期限也定为 1 万年(终身),这样就可以确保这份保险永远有效,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死亡和疾病是最直观的两大风险,因为容易理解,消费者普遍很认同。针对这两大风险,保险公司开发了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两种产品。

  对寿险来说,保障终身的寿险,客户一定能拿到赔付,毕竟人这一辈子终有一死。而对重疾险来说,即使设置为保障终身,但如果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不幸身亡,被保险人还没“来得及”患上重疾就离开人世,自然是拿不到赔偿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保险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在重疾险里添加死亡责任。换句话说,即使你没得病,但不幸亡故,保险公司也会赔偿。

  这类重疾险名叫“提前给付型重疾险”。身患重疾或不幸身故,哪个提前发生,都可给付赔偿。但它和返本型保险类似,其代价依然是:支付更多的保费。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对于寿险和重疾险的定价来说,保险公司会参考两份资料:一是经验生命表,二是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这两张表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推测出不同性别、年龄人的死亡概率和罹患重疾的概率。

  整体来看,人的年龄越大,罹患重疾和身故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医院里永远是老人多。当我们把保险期限定为“终身”时,就相当于涵盖了老年人的风险,重疾和身故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自然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提升。一分钱一分货,这在保险产品中得到了体现。

  因此,我们该不该买终身型保险?要不要坚持“买了就得赔”的观念?问问自己的钱包就知道答案了。

  说到这里,容我再说一句得罪人的话。从本质上说,保障终身只是保险产品的一个功能设置,而不应被视为一个优点。就好像我们不会说奔驰的高配车一定比低配车好,这种所谓的“好”(比如增加座椅通风、空气过滤、自动升降窗帘)只是基于成本增加的功能改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成本谈价格。

  所以,下次听到有人说“我们公司的重疾险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保障终身”的时候,你不妨回应一句:我姥姥做醋熘白菜的时候还会放肉末呢,放肉末是稀罕事吗?

保险公司会破产,却不会完蛋

  直接说结论:保险公司没有什么特殊的,它们和银行一样,也会倒闭。这在《保险法》里有明确规定:

  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保险公司或者其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

  当保险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该破产也得破产。如果保险公司破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持有该公司保单的客户该怎么办?

  当年投保时,你把客户当作上帝,好说歹说,客户才决定购买一份终身保单,现在你经营不善,说破产就破产,这份保单还有效吗?后续理赔该找谁?

  《保险法》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你只需要记住一句即可: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换句话说,我们的保单在换了保险公司后依然有效。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受这家保险公司的保单呢?

  不用担心,我们还有保险保障基金。

  在好莱坞大片里,每当危险发生时,就会有超级英雄挺身而出。保险公司破产后出现的这位超级英雄,就是保险保障基金。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它,但它成立至今已有 10 多年了(2005 年成立),基金规模突破 1100 亿元。这 1100 多亿元资金的来源是 81 家财险公司和 88 家寿险公司,保险公司每年需向其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也是被写进《保险法》的强制性要求。

  说到保险保障基金,我忍不住要多说两句。也许不少人对于国内的金融行业存有一些偏见,比如监管制度比较落后,法规不太健全,毕竟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历史更久,难免令人产生一种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感觉。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中国保险行业监管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风险意识极强。刚刚说到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以及稍后将会谈到的偿付能力制度等,都处于全球金融监管的领先水平。

  放眼海外,很多人盲目推崇的香港保险市场,反而尚未建立此类制度。事实上,香港监管当局早在 2001 年就计划设立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制度,且拟定了初步方案,但出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施。在中国内地,横向对比金融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可类比保险保障基金制度)2015 年才正式施行,换句话说,保险业的这一动作整整领先了 8 年。

  保险保障基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当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宣布破产时,它会向保单持有人和受让人(新公司)提供救济。你可以这样理解,统管天量资金但却默默无闻的保险保障基金,堪称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有了保险保障基金,保险公司就可以做到“破产却不完蛋”。守住广大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其实是行业监管的底线思维,毫不夸张地讲,这确实是我们的制度自信。

  在实际运作中,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其实更加广泛。保险保障基金的第一次出手是 2007 年接管新华人寿,化解了因公司前董事长擅自违规运用巨额保险资金带来的潜在风险;第二次是 2009 年接管中华联合保险,作为控股股东,保险保障基金花了 6 年多的时间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正常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保障基金除了帮助“问题公司”引进新股东、恢复正常业务、维护既有保单客户权益外,还在后续股权的退出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溢价。解决问题又赚了钱,这波操作可以得满分。

保险责任:保险规划的重点元素

  麦当劳的套餐名称和保险公司的保险计划名称一样,都是商家为多个产品取的名字。

  每个套餐和保险计划里都包含了“产品”这个概念。对巨无霸套餐来说,产品是牛肉汉堡及其他;对某个保险计划来说,产品也许是终身寿险及其他。

  每一个产品都可以被详细地描述和解释。对汉堡的描述,就是里面有哪些食材:两片撒有芝麻的面饼包裹着碳烤牛肉饼,搭配酸黄瓜、西生菜和西红柿片。对终身寿险的描述,就是其涵盖的身故责任:无论投保人活到多少岁,只要身故就可以获得一笔理赔金。

  对麦当劳来说,我们可以基于“套餐名称—产品—食材”,再结合自己的口味最终做出购买决策。不喜欢吃牛肉的人或对芝麻过敏的人,自然不会选择巨无霸套餐。

  与之类似,对保险计划来说,我们可以基于“计划名称—产品—责任”的逻辑匹配自己的风险需求,最终做出购买决策。

  比如终身寿险,这款产品包含身故责任,主要是为了应对投保人死亡的风险。如果投保人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便会为其保险受益人提供一笔定额理赔金。接下来我们就得琢磨:什么样的人在身故后,需要留下一笔钱呢?他们更可能是作为家庭支柱的父母,而不是子女。由此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为孩子购买终身寿险。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保险责任的重要性。保险责任决定了产品的形态,多种形态的产品组成一份保险计划。把保险责任弄清楚,就像弄清楚你爱不爱吃牛肉一样,最终会帮助你选对“套餐”。

  不管是做保险销售员的你家邻居,还是建议你购买保险理财的银行柜员,抑或是拨打你电话的电话销售专员,你最需要向他们咨询的就是这款产品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承担什么风险、解决什么问题。

有时候,单点比套餐更好

  记得读初中时没有多少零花钱,想吃麦当劳的话,我会选择单点一个巨无霸汉堡当作一顿饭。毕竟单个汉堡的价格往往只是一份套餐价格的一半。对于一个饥肠辘辘但却囊中羞涩的中学生来说,汉堡才是最重要的,可乐和薯条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吃也罢。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某一天麦当劳对外宣布,顾客只能购买套餐产品,而不能单点。要真是这样的话,我估计麦当劳要被骂死了。

  但保险公司就喜欢这么干:我们卖的是保险计划,请一次性全部购买。只想买一个?抱歉,不行。

  当我们面对一份保险计划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类“全家桶难题”。个中原因,还得从保险计划的构成说起。一份保险计划通常由一款主险和若干款附加险构成,主险就像一位大哥,带着一帮作为附加险的小弟。比如,下面这份基于现实案例的虚拟保险计划:

  北方人寿一生福终身寿险(主险)

  北方人寿一生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附加险一)

  北方人寿一生福恶性肿瘤保险(附加险二)

  北方人寿一生福长期意外保险(强制附加险三)

  如果你只想买一份恶性肿瘤保险(附加险二),对不起,你必须购买终身寿险(主险)后,才能购买恶性肿瘤保险。你说“那好吧,为了这个恶性肿瘤保险,我同意买终身寿险(主险),这总行了吧”,对不起,你还得购买长期意外保险(强制附加险三),因为这个附加险是强制的。所以本质上,强制购买的产品有两款。

  这种充分利用和客户接触的机会推销尽可能多的产品,是一种普遍的保险销售模式。因为只有尽量让客户把寿险、重疾险、意外险等保险一次性配置到位,方能获得足以维系这个商业模式运转的收入。

  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保险确实复杂,即使像意外险这样简单的保险产品,也需要有人向客户讲解,这种一对一服务的人力成本很高,无法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如果沟通了半天,客户只买了一款意外险,该产品收入将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成本要求,比如,产品研发费用,办公场所租赁费用,各类人员工资。除了通过保险资金获得投资收益,直接销售保险带来的收入也至关重要。

  其实,一次性销售多款产品的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确实不止一份意外险。不管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这个道理都是成立的。比如,我们单身时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父母的养老问题,结婚后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帮我们全面分析风险,做好产品配置。

  但问题在于,保险公司研发的保险计划,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的人不适合某款主险,而销售人员却一味兜售,最终很可能造成客户虽然花了钱,买到的却不是他最需要的保险产品的后果。

  所以,如前文所说,弄明白自己需要的保险责任才是最重要的。随着保险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向客户提供选择单个产品的机会。你不需要一次性购买一揽子产品,你只需要做好风险分析,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一来,当我想应对意外风险的时候,可以选择 A 公司的这款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意外险;当我希望应对癌症风险的时候,B 公司的那款防癌险在定价上更有优势。

  毕竟,一次性购买同一家公司的那么多保险产品,可不会像麦当劳套餐一样享受优惠。

  理解了麦当劳理论,你再看到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保额大小,保障多久,自己来决定

  责任的多少、保额的高低、期限的长短,这三大因素直接决定了保险产品的价格。

  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回想一下当初买车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无外乎品牌、外形、内饰、功能配置。如果在 4S[1]店里随机抽取 100 位客户,问他们买车时会不会关注汽车的三大件,那么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汽车三大件是什么?所谓三大件,指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的这三大件,决定了整车的动力和驾驶性能,也是其核心技术。

  保险产品其实也有三大件。上一章分析的保险责任就是其中之一,余下两大件分别是保险产品的保额和期限。

  习惯性地忽视三大件,是买汽车和买保险的通病。拿汽车来说,座椅是不是真皮的,有没有天窗,内饰有没有木纹板,后排有没有加长等,这些卖点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却被过度关注、无限放大,以至于最关键的内容被忽视了。

  不过,好在买车这件事有个特点:即使你真的不在乎三大件,最终挑选的车肯定也能开。它不仅能开,还能实现很多消费诉求,比如品牌带来的阶层感、外观带来的炫酷感等。我一直觉得 Smart[2]微型车是一辆烂车,减震差,毫无舒适感可言,动力迟缓,定价也高得不合理。但这些缺点并不妨碍它成为都市年轻女白领的通勤利器,她们认为这款车尺寸小、方便停放,而且够酷。这么看来,忽略汽车三大件,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但保险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无视保险三大件,而只关注花里胡哨的宣传内容,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买到了一辆根本开不了的“车”。

  读完本章,希望你可以明白什么是保额、什么是期限。最终,请熟记一条原则:责任、保额、期限这三样东西,是我们选购保险产品时最重要的关注点。

后记:关乎一生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中信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约我写一本关于保险的科普图书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下面这些内容:

  保险是什么?重疾险是什么?年金险是什么?万能险是什么?寿险是什么?……

  相信你在网上或者朋友圈也看过这类关于保险的科普知识,大部分对保险的介绍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和风格。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个问题:作者默认读者和自己身处同一个世界,没有认知上的差别。可是,保险从业者习以为常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很陌生。

  要跳出惯性思维,化繁为简地科普保险知识,真的很难。

  这种难还体现在,我很难同时“讨好”精算师、业务员、消费者(读者)三个群体。精算师注重数据和论述的严谨性,讲解一个小小的术语,往往要铺陈大段前置条件和假设描述,没有几百字下不来。这种文章或书籍过于枯燥、专业,读者肯定没兴趣阅读。但如果我摒弃教科书式的叙述方法,以社会现象、消费者需求、个人经验为重点讲述保险时,又很容易被精算师找出“瑕疵”。

  不过,精算师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只涉及表达方式,这不算什么大事儿。但对业务员来说,说什么、不说什么,引发的争议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保险行业有很多“趣事”,同行相轻是其中之一。早些年内地保险公司数量较少,而现在仅寿险公司就有 80 多家,争论便无休无止了。最近几年,随着香港保险的加入,这场“辩论赛”变得更加热闹。

  本书中的保险产品分析和介绍,必然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即买什么和不买什么。对于精算师、业务员、消费者我无法兼顾,只能三者选其一:为消费者(读者)代言。我发现,其实消费者对保险的诉求非常简单,就是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

  保险产品的复杂性、销售流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等因素共同筑起了一堵高墙,隔开了消费者和保险从业者。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堵墙敲敲打打,让它透点儿光、进点儿风,让墙壁另一侧的保险世界显得不那么冷冰无趣。

  作为一名互联网保险从业者,我想为这个行业多说两句。

  对于保险来说,互联网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保险行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是坚定的支持派,他们认为互联网必将颠覆传统保险行业,代理人模式可能会彻底消失;另一个是坚定的反对派,他们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完全不会改变。

  当然,消费者无须参与这场争论。对保险业来说,互联网至少能发挥的价值是:尽可能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消费者只能通过业务员获取保险产品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我上大学时修读过传播学理论,我对其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印象深刻:信源,即信息的来源。

  如果信源单一,受众就会很难识别信号和噪声,也就无法分辨信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意味着你的关于保险的一切认知都依赖于独立个体的信息输出,而这不符合理性决策的逻辑。即使这个人是你的亲人、朋友,也不意味着他的信息百分百正确、有效。信源的单一性,必然伴随着很高的沟通成本。对保险一无所知的你,和业务员聊上两个小时是非常正常的。但问题在于,你并没有那么多的“两个小时”。所以当你想再次寻找信源时,很可能会因为时间成本而选择放弃购买保险。这正是互联网存在的价值,它赋予我们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的权利。

  所以请记住,互联网的出现不一定会改变你购买保险的方式——你既可以选择网上投保,也可以选择通过业务员购买。但它一定会改变你对保险的认知和决策流程。只有当你充分利用互联网,把“了解保险知识”纳入保险规划的首要环节时,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十分用心地做了保险规划。

  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地宣传和普及科学保险理念。但说实话,如果一份工作做久了,即使再热爱它,你也可能在某个时刻感到疲惫。

  某天晚上加班,关掉电脑上的几个文档后,我一边靠在椅子上休息,一边忍不住思索: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称得上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才称得上有意义?

  我年少时的梦想是成为小说家。十几岁的男孩被新概念作文竞赛搅得心潮澎湃,枕边都是像《在细雨中呼喊》《马桥辞典》这类先锋文学。后来,我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人从事的却是“卖保险”的工作。

  既然此刻的我认为当下的这份工作谈不上有意义,不妨摆脱现实主义的枷锁,去看看理想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仰望星空的天文学家,从事的应该算得上是有意义的工作吧。于是我坐起身,打开浏览器,搜索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想看看这家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仰望星空”,像我这种“卖保险”的人能不能胜任。

  招聘板块被放在 NASA 官网非常显著的位置上。在这里,你可以提交求职申请,阅读岗位需求,了解薪酬福利。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薪酬福利一栏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健康与保险”,在它之下,才是薪酬与奖励、职业与发展、家庭与生活。

  关于健康与保险,NASA 的描述是:

  作为 NASA 的成员,你将享有健康医疗保险计划(包含牙科和眼科治疗)和寿险计划,保险计划的账户可灵活配置,保费由个人与政府共担。

  NASA 的员工福利协会也会提供高性价比的员工保险计划,当然,这份额外计划完全基于自愿。

  我本想在加班间隙放松一下,却在貌似和保险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 NASA 官网上看到了与保险相关的信息。在仰望星空的人眼中,合理、充分的保险规划,可能真的和天空一样重要。

  再读一遍 NASA 官网上关于员工保险的描述,你应该会发现这些内容正是我在本书里介绍过的。比如,疾病和身故是一个人面临的最大风险,健康医疗计划和寿险计划就是应对这两大风险的。再比如,团体保险相当重要,对在公司和机构供职的人而言,团体保险是最重要的员工福利,堪比工资。又比如,保险可以通过包含更多的责任来实现升级。牙科和眼科是高端医疗险的常见责任,也是企业和机构善待员工的最好证明。

  今天我和同行在奔走传播的知识,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常识。夸张一点儿说,保险就是生活里的水和空气,它无处不在,却无从感知。与构思雄壮的宏伟蓝图相比,变成水和空气才是保险最大的价值和使命。

  当保险成为水和空气时,你就可以忽视它的存在,更不需要操心该怎么买保险,你只需要知道如果自己不幸身故,家人可以获得足够的经济保障;如果不幸罹患癌症,家庭的收入不会中断,房贷依然还得起,孩子的生活费不会无着无落。

  你觉得这是乌托邦吗?真的不是。一个二十岁出头、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年轻人,一年只要交三四千元保费,就可以无比接近这个乌托邦。

  如果说政府层面的社会医疗保险是属于一个国家的理想主义,那么商业保险则是属于一个阶层的理想主义。这个阶层的进入门槛不高,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你进入城市,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就能成为这个阶层的一员。

  最后,我必须强调,本书旨在普及保险知识,推广保障理念。考虑到行业监管政策和市场的动态变化,相关规则的变更时有发生。因此,在本书定稿后,书中极少数表述可能“过时”或不准确,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如有问题,欢迎大家通过公众号“槽叔”与我讨论。

  关于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她一直十分认同我在保险科普领域的尝试和努力。本书部分章节的思路和框架,得益于她的珍贵灵感。感谢我的两位母亲,没有她们的帮助,我们的小家就不会有安稳的日子,我和妻子也无法专注地工作。感谢我的女儿,她在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实现了睡整觉的重大进步,为我每夜的挑灯奋战和充足睡眠创造了必要条件。感谢中信出版社的苏扬、韩琨、刘小鸥三位编辑,本书从 0 到 1,有赖于她们的专业和付出。感谢我的校友杜强、张天宁,他们在本书的策划和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本写给每个普通人的保险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

  孩子真正需要的商业保险其实只有三款:重大疾病险、意外险、高额住院医疗险。

  配置全这三类保险,你就已经比大多数父母都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