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药动学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概述

  • 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 ADME 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 吸收(a bsorption)
    • 分布(d istribution)
    • 代谢(m etabolism)
    • 排泄(e xcretion)
  • 转运: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过程 -> 吸收,分布,排泄
  • 转化:药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 代谢
  • 消除:血药浓度下降 -> 代谢,排泄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

转运方式

  • 被动转运
    • 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
    • 膜孔滤过
    • 易化扩散
  • 主动转运
  • 膜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概念
  • 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特点
  • 不消耗能量
  • 不需要载体
  • 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 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 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
  • 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 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 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 pH 值的影响
    • 离子型 <===> 非离子型
体液 pH 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
  • pKa(解离常数):是指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的 pH 值
  •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 pKa
  • 若为弱酸性药物,则:10pH-pKa = [A-] / [HA] = 解离型 / 非解离型
  • 若为弱碱性药物,则:10pKa-pH = [A-] / [HA] = 解离型 / 非解离型
  • 从公式可见,体液 pH 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 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体液 pH 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
  • 酸性药物
    • 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 碱性药物
    • 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主动转运
  • 需要载体,有特性和选择性
  • 消耗能量
  • 有饱和现象
  • 不同药物经同一载体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 如:青霉素与丙磺舒
  • 与膜两侧的浓度无关
    • 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膜动转运
  • 胞饮
  • 胞吐
易于跨膜转运的要求(易于穿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乳汁)
  • 分子小
  • 脂溶性高(极性小)
  • 非离子型药物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三)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概述

概念
  •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方式
  • 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意义
  • 吸收快:显效快
  • 吸收多:作用强
注意
  • iV—不存在吸收过程

影响吸收的因素

  • 理化因素如:脂溶性、分子量
  • 给药途径(吸收途径):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
  • 吸收环境:pH 值(酸酸碱碱促吸收)
  • 剂型:溶剂>散剂>片剂

消化道吸收

吸收方式
  • 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口服给药
  •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面积大、血流量大、肠腔内 pH 4.8~8.2)
  • 吸收途径:肠粘膜 -> 毛细血管 -> 肝门静脉 -> 肝静脉 -> 体循环
  • 首过效应(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 如:硝酸甘油
舌下给药
  • 吸收途径:经口腔黏膜吸收
  • 特点:速度快,无首过效应
直肠给药
  • 吸收途径:经痔(上、中、下)静脉吸收入血
  • 优点
    • 血流丰富,吸收快;
    • 首过消除<口服(痔上静脉经肝脏入血,有首过消除)
  • 缺点
    • 吸收不规则、不完全;
    • 药物可对直肠黏膜有刺激。
影响吸收的因素
  • 胃内的 pH 值(影响药物的解离,酸性药物在胃内易吸收)
  • 肠内容物多少(影响吸收面积,餐前空腹吸收好)
  • 胃排空、肠蠕动速度(影响吸收的时间)
  • 合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吸收少;
  • 合用颠茄、6542、甲氧氯普安等,吸收多

注射给药吸收

  • 特点:吸收迅速、完全
  • 吸收方式:简单扩散,滤过
  • 影响因素
    • 注射部位血流量越丰富吸收越快且完全;
    • 疾病状态影响注射部位血流,影响药物吸收(例子:休克);
    • 药物剂型:水溶液吸收迅速;
    • 油剂、混悬剂等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呼吸道吸收

  • 概念:经肺泡上皮细胞或呼吸道黏膜吸收
  • 特点:速度快(似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
  • 缺点:剂量难控制,药物可能对肺泡上皮有刺激性
  • 适用的物质: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
    • 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有机磷酸酯类等

皮肤和黏膜吸收

  • 吸收速度:破损皮肤>完整皮肤,黏膜>皮肤
  • 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透皮吸收)
  • 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 鼻腔给药:吸收面积大,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分子量 <1000 吸收迅速。

四)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分布

概念
  •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 是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
特点
  • 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
方式
  • 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如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则药物可集中于某一组织器官。

影响分布的因素

  1. 与血浆蛋白结合
  2. 体内特殊屏障
  3. 组织亲和力
  4. 局部器官血流量
  5. 体液的 pH 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与血浆蛋白结合

       +Pr
游离型 <===> 结合型
       -Pr 
  • 游离型

    • 发挥药理作用
    • 跨膜转运
    • 代谢排泄
  • 结合型

    • 没有活性
    • 暂时的贮库
  • 血浆蛋白有

    • 清蛋白(白蛋白)
    • β-球蛋白
    • 酸性白蛋白等;
  • 一般规律

    • 酸性药物多与白蛋白结合
    • 碱性药物多与α-糖蛋白结合;
  • 特点

    • 可逆性
    • 饱和性
    • 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 例子

    • 华法林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磺胺类药物
    • 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体内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
概念
  • 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内环境相对稳定
特点
  • 致密,通透性差
  • 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
  • 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
    • 例子:脑膜炎
胎盘屏障
  • 通透性高
  • 妊娠用药禁忌
血眼屏障
  • 意义:局部给药

组织亲和力

例子
  • 碘:甲状腺
  • 四环素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
  • 硫喷妥钠:脂肪组织
注意
  • 药物浓积器官不一定是作用的靶器官

局部器官血流量

  • 肝、肾、脑、心,这些器官血流丰富、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迅速达到较高浓度
  • 再分布:药物从血流丰富的器官到其他组织器官的过程
    • 如:硫喷妥钠

体液的 pH 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 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pH 约 7.4)
  • 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 约 7.0)浓度较高
    • 例子:口服碳酸氢钠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五)药物的代谢

基本概念

  •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或称生物转化
  • 代谢部位:主要是肝脏

药物代谢过程

  • I 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 II 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

代谢的转归

  • 失活:药理活性下降或消失,极性增加,易于排出
  • 活化
    • 前体激活(无活性 ->有活性)
    • 代谢激活(母体和转化物均有活性)
  • 仍保持活性:强度改变

药物代谢酶

专一性酶
  • AChE
  • COMT
  • MAO
非专一性酶
  • 肝药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为细胞色素 P450(CYP450)

肝药酶的特性

  • 选择性低:针对各种药物均有作用
  • 变异性较大: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性;
  • 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被“诱导”或“抑制”
    • 肝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药酶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的药物
      • 例子: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地塞米松、卡马西平等
      • 举例:孕妇在产前两周服用苯巴比妥 60mg/天,可诱导新生儿肝微粒体酶,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出,可用于预防新生儿的核黄痘
    • 肝药酶抑制剂:能使肝药酶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的药物
      • 例子: 氯霉素、红霉素、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等
      • 举例: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
  • 总结
    • 肝药酶诱导剂(促使其它药物代谢加快)
      • 酶诱导剂: 二苯卡马利
    • 肝药酶抑制剂(促使其它药物代谢变慢 -> 蓄积、中毒)
      • 酶抑制剂: 红绿环抱夕阳美,异乡独坐葡萄醉
      • 红:红霉素(大环内酯类)
      • 绿:氯霉素
      • 环抱:环孢素(一种免疫抑制剂)
      • 夕:西米替丁
      • 异:异烟肼
      • 坐:唑类抗真菌药
      • 葡萄:葡萄柚汁

六)药物的排泄

概念

  • 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作用彻底清除的过程

排泄器官

  • 肾脏(主要)
  • 肺(挥发性药物及气体)
  • 胆汁
  • 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汁)

肾排泄

过程及影响因素
  • 肾小球滤过:受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下降使药物排泄减慢,易引起蓄积中毒
  • 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药物相互竞争分泌通道
    • 例子:丙磺舒与青霉素
  • 肾小管重吸收(被动转运)
    • 受尿液 pH 与药物解离度的的影响
    •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一些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的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
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
阿司匹林吗啡
头孢噻啶哌替啶
呋塞米氨苯蝶啶
青霉素多巴胺
噻嗪类利尿药
丙磺舒

胆汁排泄

途径
  • 肝脏 -> 胆汁 -> 肠腔 -> 粪便
肝肠循环
  • 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和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 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 例子:洋地黄毒苷的肝肠循环比例 25%,T1/2:5~7 天,作用消失需 2~3 周

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参数

药物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概念

  • 药物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图,为时-量曲线

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

  •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Cmax)及其出现的时间(Tmax

血管外途径给药的 3 期

  • 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
  • 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
  • 残留期:药物降到有效浓度以下至完全清除的时间

药动学参数计算及其临床意义

表观分布容积(Vd

概念
  • 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占有体液容积(单位:L 或 L/kg)
公式
       D (体内药物总量,mg)
Vd = ---------------------
      C0 (血浆药物浓度,mg/L)
注意
  • Vd 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意义
  1. 可以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2. 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3. 可以判断药物排泄速度
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 例 1:药物 A 注射给药,已知药量为 DA 已知 VdA ,则血药浓度 CA = DA / VdA
  • 例 2:患者药物 B 中毒,测得血药浓度为 CB ,已知 VdB ,则药量 DB = CB x VdB
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 例:一体重 60kg 的人,体液总量约 42L
  • 若 Vd 为 5L:药物分布于血浆中
  • 若 Vd 为 10~20L:药物分布于细胞外液
  • 若 Vd 为 40L:全身体液
  • 若 Vd 为 100L:全身 + 于某一器官或组织中蓄积
判断药物排泄速度
  • Vd 越大,药物体内分布越广,排泄越慢
  • Vd 越小,药物体内分布越小,排泄越快

曲线下面积(AUC)

概念
  • 反应一次给药后一段时间药物在体内的总量
意义
  • 一次给药的 AUC 与剂量成正比
  • 剂量越大,体内药量越多,AUC 越大
  • 可反应药物吸收的程度

生物利用度(F)

概念
  • 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
公式
     A (吸收入血的药量)
F = ----------------- x 100%   【公式中的药量可以用 AUC 来表示】
         D(给药量)
     A (吸收入血的药量)                           口服给药的 AUC
F = ------------------ x 100%     =>     F = ------------------ x 100%
        D (给药量)                               注射给药的 AUC
绝对生物利用度
       AUC (血管外给药)
F = -------------------- x 100%
       AUC (血管内给药)
  • 意义:评价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
       AUC (供试药)
F' = --------------- x 100%
       AUC (对照药)
  • 意义:比较 2 种制剂的吸收情况,评价制剂质量

消除速率常数(K)

  • 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分数
  • 某药物的 K 值为 0.17h-1,即每小时消除剩余量的 17%

半衰期(t1/2

  • 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清除率(CI)

  • 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清除
  • CI = Cl肾脏 + Cl肝脏 + Cl其他
  • 单位:L/h 或 ml/min
  • 意义:反映肝肾功能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动力学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别称线性消除,恒比消除非线性消除,恒量消除
定义消除速度(单位时间消除定义药量)与当时药量成正比
单次给药后,经 5t1/2,药物基本消除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而是一个固定的值
t1/2 (半衰期)恒定,t1/2 = 0.693 / K没有固定的半衰期
重要性多见,是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的消除方式少见,只有极少数药物、或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的时候

多次给药血药浓度的特点

  1. 连续给药 5 个 t1/2 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Css),又称坪值
  2. 达到 Css 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3. 坪值(Css)高低与单位时间内(每日)药量成正比
    • 药量越大,坪值越高
    • 药量越小,坪值越低
  4. 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取决于给药间隔
    • 给药间隔越小,波动越小
    • 间隔越大,波动越大
    • 如: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最小
  5. 单位时间内(每日)给药量不变,则坪值不变
    • 给药间隔小,波动小
    • 间隔大,波动大
  6. 首剂加倍:是指第一次用药量是常规剂量的两倍(200%)
    • 特点: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值;
    • 例如:洋地黄毒苷半衰期为 36 个小时,达坪需一周时间

房-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