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美

封面图

摄影师 | Hannah Rodrigo

图源 | Unsplash

写在前面

3686 字 | 两性关系 | 暴言注意
自我追省 | 占有欲 | 友情 | 爱情

正文

  夜雨纷飞,若有所思。

  最近在街道或者教室里,看到一些很美丽的人,有时不禁萌生起想自私地将这份美丽据为己有的想法。这种客体有时候不仅仅止于女性,会延伸到诸如风景和可爱的产品上面。频次之高,竟招致自己的害怕。

  我不禁思考起,这种想法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它们精准命中我的审美区域;命中审美区域的是什么?外貌,设计,创意,亦或者情绪;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一时凝怔。

  它们都可以叫做资源。或者说,一种并不明码标价,但仍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东西。而这,或许正是我想要挪为私用的原因。

  刘慈欣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颗超新星爆发,让所有成年人寿命压缩。各国紧急选举 12 岁以下的孩子们作为继任者。孩子们进入一片山谷,山谷被划为二十多片国土,而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生存并且壮大。选拔完成,大人死去,这些小小继任者顽劣心和贪心大起,纠纷不断,战争纷飞,竟几近动用核武器。

  这个故事里面,国土、人口和水也是一种资源,而这些,相比上面来说,价值大概只会更大。而它们以孩子的形式呈现给我,使我接受了莫大的冲击。

  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傲慢,并不贪婪,我懂得这些道理。但若像《超新星纪元》和《最棒合伙人》那样放到微观尺度,我却发现并没有懂。

  我是否也将美丽当成一种资源,如那些孩子一样,在心中打响了一场微型战争?

  我想想那些让我羡慕不已的人,那一瞬间,我想,我大概明白了什么。

  人总是向往自己所未拥有的东西。这些资源抽象,但正因如此,比具象更纯粹。

  而抽象的往往只能通过具象表达出来。

  我并不拥有美貌,创意,或是阳光的性格。所以我希望拥有它们。

  当面对这样的人,想拥有这些抽象的资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占有这些具象的人或者物品。

  然而,问题在于:占有终究只是占有,它们并不真正属于你。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转念一想,我是否拥有别人钦慕的东西?默念许多日,得出的最准确的答案是:无解。

  这种独占美的想法,只是一个起兴。严格来讲,这篇文章更像是一封检讨书,一封由此想法引开来的检讨书。

  检讨我自己的两性及人际关系。

  我所希望拥有的东西,大都具象在「人」身上,而非「物品」。

  

  我希望借我与一个朋友的交往贯穿此文。她姓杜,此处暂称为杜小姐。

  杜小姐亭亭玉立,初次见她,感觉人很好。后面也印证了这个猜想。

  对于她的初次了解,是在某天深夜,陪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 K 散心。她说了很多自己对于 K 目前情感状况的看法。

  K 很开朗,彼时,正在因喜欢一个人而苦闷中。

  对于喜欢与爱,我向来觉得,喜欢与爱,从来都比被喜欢与被爱来得要好,价值更高。

  喜欢一个人能带来正向的自我反馈,这种感觉上的激励和向上的欲望,是被喜欢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会尝试喜欢的人吃的食物、佩戴的饰品,在意对方的习惯和所做的事情。它们会在我们的眼里闪闪发光,并由光环效应所扩散得更大。

  喜欢作用的结果在自己身上,伴随一生。而被喜欢能够带来一种安心感和信任,虽说它们也很重要,但终究浮萍一道,不知会随着对方消失在哪里。

  此为反省其二。

  但这些也仅一家之辞,听听就好。爱与被爱,感觉都没有那么坏。

  K 在向我们吐露这些苦闷时,总觉得在向我们传播负能量。杜小姐说:“这是正常的倾诉,而不是倾倒。也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没那么严重,也没有那么糟糕。”杜小姐尽力地在安慰着她。

  为了彻底解开心结,她还率先做了示范。两者差距之大,一见便知。K 至此彻底宽心下来。

  那时便觉得她三观极正。

  我在人际关系中,有时会有受害者心态。希望自己有着受害者的立场,以占取道德制高点;或是希望别人成为过错方,以便自己能够做点什么。那时的宽慰更像是对别人的施舍与恩赐,带着严重的功利和债权气息。

  这些都不道德,是深受纵向关系毒害的表现。我一定要压你一头,显得我高人一等。所以每每这时,我会觉得特别罪恶。

  此为反省其三。

  但杜小姐似乎从来不这么想,她和朋友双方,从来对等而坦诚。不会存在“欠一顿安慰”这样的说法。

  我曾对她感慨说:“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有这样的家庭和性格,世界上该少多少罪犯。”结果成功收获一句笑骂,说我情商低。我一笑置之。

  杜小姐很擅长沟通,每次都能精准表述,对于别人的陈述也能一针见血,扼住命脉。她袒露自己最近也遇到过一些感情问题,并且将那种现象和感觉描述得很准确。对 K 的问题也针砭“事”弊,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解决。

  坦诚、善良、温暖、美丽、阳光且善于言辞和安慰。她似乎就是一座,移动的、形而上学般的美好品质大厦。

  当时几乎在心里一口认定,大概对不少男生来说,杜小姐都是一位理想的女性。

  事情发生在后来。

  之后杜小姐为了完成学校体育课任务,说要跑步。于是我们便一起在晚上散步或者快走——将配速压在 12 分钟以内。

  她与我说了许多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我觉得我们关系更好了。

  她曾一边笑着说:“我对你是不是说太多了?”一边又认真地问我:“听太多别人的故事,会不会让你觉得很累?”

  我笑笑说:“可能确实挺多的。”

  信任无论何时都是稀缺资源,所以我承诺不会对外说出去。

  我十分感激她的信赖,所以这里并不多写她的故事。

  只是私下里反复想想这些观点与经历,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两个差得颇多。庸俗点说,有些三观不合,但并不是很高。

  她自由,不爱被拘束,也不愿想得太多,不想内耗也不怎么会内耗。我想,如果有个相似的三观极正并且同样热爱自由的伴侣,杜小姐和他出去旅游,一定是一件究极浪漫的事情。

  而倾诉这么多之后,才发现这样的事实,未免有些悲情难过。

  我曾和一个朋友说,我觉得每个人的底层都有三组基本逻辑:自信和自卑、乐观和悲观(或者说积极与消极)、急性子和慢性子。据此可以分成八派,三观不合的人,大概就是其中两组差得太多。

  他笑着否决了这个观点,然后说了一句我至今都难忘的话。

  三观不合,只是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上,有着 不可调和的矛盾 ,或者 不能退让的底线 罢了。

  末了还补一句:“哪有你这种乱七八糟的说法。”

  我觉得他这样的观点更为合理。自己之前的看法,确乎是太过唯心了些。

  此为反省其四。

  我和杜小姐之间,确乎是相差得有些多。用我之前的逻辑便是,她自信,我自卑,她乐观,我悲观。

  但朋友之间,这些不合并不会发生太多摩擦。朋友之间耦合松散,不像爱情。

  前两天看了一本带肉的漫画,对于漫画印象最深的,并非那些性感撩拨或者情欲擦边的分镜,而只是女主角一个朋友的一句话。

  女主角带着朋友和男主角出去喝酒,因不胜酒力提前醉倒,趴在桌上傻笑。彼时女主和男主刚刚确立关系。而朋友并不知情。

  朋友在桌对面看着她开始笑。然后转头问男主角:“她最近的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你吧?”

  “为什么这么说?”

  “她呀,以前跟我一起出来喝酒,如果遇到事情的话,基本上一喝醉就会开始哭。哭个不停。但是现在却在笑。”

  这句话在那天给我带来了巨量的冲击。

  我觉得这是真正的朋友才能说出来的话 ,只有一起经历过,了解过,才知道某个细节背后代表着什么。比如某次马尾扎高,长发剪为短发,亦或者解下围巾系给对方,偷偷买帅气的衣服,都可能代表着另一个维度的含义。

  如果要做朋友,我希望成为这样的朋友。

  虽然观念之间有些差异,但我也希望在杜小姐的身边,我是这样的一个朋友。

  

  友情已执笔至此,爱情却谈及寥寥。

  诚然,我原来也妄想过占有杜小姐的女性美,毕竟杜小姐形容娇嬿,姿态柳转,但后来没了兴趣也深知不可能。

  加西亚 • 马尔克斯所著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号称穷尽世间所有类型的爱情,但雷蒙德 • 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却完全对立,从来不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爱情本就千人千面。

  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得接受对方的所有不完美,也需要有勇气把自己最肮脏,最丑陋,最不为人知的一面拿出来给对方看。”

  我没有这样的勇气,但我同意别人对于爱情的慎重。

  “是不是越长大成熟,越难爱上一个人了?”

  “不是越难爱上人了,而是越能分辨清楚那是不是爱。”

  对于杜小姐,我了然明白自己的羡慕与敬意,所以也无需拿出那份连自己都会吓到的勇气。

  有时我会想,是否我对于所有人的感情,都包装在羡慕与崇拜之下,而丧失了喜欢的勇气?

  此为反省其五,但我已经思索过很久了,并且从未得出过结果。

  或许只是我不愿想吧。

  我确乎是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我也深知这种事情,实际感受远比一个名号更为重要。民法中对于事实婚姻的称号和效力向来争论不休,但鲜见轻视实际生活的情况。

  而对于感受,大抵真的只有爱情的双方才能体会了。

  

  研墨渐淡,行文至末。 我希望向杜小姐道一个歉,也希望向读者道一个歉。

  对于杜小姐,对于借她行文怀有愧疚;而对于读者,让你们看到一篇文不对题文字,确乎是有些歉意。全文都只是笔者的自我追省罢了,而此题目,归根究底只是一个比兴。

  时至今日我仍会有占有美的想法,只是好在我大莫是能控制住它们了。

  于此,算是一件幸事吧。也不枉那些深夜自我拷问的日子。

  行文至此,悉数掷笔,未尽之事,随风随念。

  

  南国微雪 Miyuki

  2022 年 12 月 19 日

写在后面

  每次写文章都像是在难产,删改无数,增添寥寥。合笔之时,终有舒了一口气的感觉。

  每次两性和人际关系的话题,我都很矛盾。想聊,但总是觉得自己还有待提升。

  虽有隐隐的文章结构,但若看不出来,那便也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