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抗菌药物概论(化学治疗药)

一、抗菌药物概述

一)化疗定义

  • 化学治疗(化疗),是指针对所有病原体的药物治疗,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

二)化疗药物

  • 抗病原微生物药
    • 抗细菌药
    • 抗真菌药
    • 抗病毒药
  • 抗寄生虫药
  • 抗恶性肿瘤药

三)三者关系

四)课程概述

抗细菌药

  1. 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4. 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
  5.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抗其他病原体药

  1.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2.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3. 抗疤药
  4.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5. 抗血吸虫和抗丝虫病药
  6. 抗肠道蠕虫病药

抗肿瘤药

  1. 抗肿瘤药

二、常用术语

  1. 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包括广谱抗菌药和窄谱抗菌药;
  2. 抑菌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能力的抗菌药物;
  3. 杀菌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且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
  4. 化疗指数(CI):化疗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化疗指数高表明药物的毒性低、疗效高,使用药物安全度大。
    • 化疗指数 = LD50 / ED50 或 LD5 / ED95
    • 注意: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青霉素几乎无毒性,但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5. 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 评价抗菌活性的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
  6.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 MIC 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三、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制
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细胞壁
四环素(30S)
氨基糖苷类(链、庆大、妥布、阿米卡星)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氯霉素
蛋白质
喹诺酮类(XX 沙星)
利福平
核酸
磺胺类、甲氧苄啶叶酸
多黏菌素、两性霉素细胞膜

四、药物分类

一)抗生素(生物来源)

  1. β-内酰胺类
  2. 大环内酯类
  3. 林可霉素类
  4. 多肽类
  5. 氨基糖苷类
  6. 四环素类
  7. 氯霉素类
  8. 其他

二)人工合成抗菌药

  • 喹诺酮类
  • 磺胺类

三)半合成

五、细菌耐药性(抗药性)

一)定义

  • 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二)种类

固有耐药性

  • 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也称天然耐药性
    • 原因: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种属特性决定的
    • 如:革兰阴性菌具有外膜通透性屏障,决定了这类细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

获得耐药性

  • 指由于细菌 DNA 的改变导致其获得了耐药性的表型
  • 获得耐药性发生有三种因素
    • 染色体突变
    •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 质粒是在细胞浆中的遗传物质
    • 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

三)多药耐药性(MDR)

  • 定义:是指对一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靶点不同的抗菌药物也具有耐药性。
  • 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2010 年出现的“超级细菌”也是多药耐药性的一种
  • 细菌的多药耐药性主要与内酰胺酶的变异有关

五)产生机制

药物不能到达其靶位

  • 细菌降低外膜的通透性
    • 药物不能进入细胞内
  • 加强主动排出系统
    • 降低药物在菌体内浓度

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细菌所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产生灭活酶)

抗生素灭活酶海(细菌所产生)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水解酶)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灭活酶、乙酰化酶、腺苷化酶、核苷化酶、磷酸化酶(均为钝化酶)
氯霉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大环内酯类酯酶 I、酯酶 II
林可霉素类核苷转移酶

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

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 不应使用抗菌药物的常见情况:
  • 病毒感染
    • 原因: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
  • 原因未明的发热患者
    • 原因: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 局部应用
    • 原因:诱发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

选类:尽早查明病原菌,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 急需治疗者,可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先行经验性治疗,之后再根据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调整治疗方案。

选种:按照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 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
  • 药动学
  • 适应证
  • 不良反应
  • 细菌耐药情
  • 况药物价格等选药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如: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价格等
  • 使给药途径剂量、疗程与病情相适应
  • 定剂量
    • 剂量过小:无治疗作用,反而产生耐药性;
    • 剂量过大:毒性反应
  • 定给药途径
    • 轻症感染:口服
    • 重症感染:静脉;
  • 定疗程
    • 控制急性感染: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3~4 天即可
    • 用药 2~3 天不缓解:改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肾功能不全患者
  • 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 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双通道(肝肾)消除的药物。
  • 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必要时进行 TDM,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 首先评价肝、肾功能,然后根据评价结果选择药物和剂量调整方法,原则是尽量选择不受肝、肾功能不全影响的药物。
肝功能不全者
  • 由肝脏清除,无明显毒性:谨慎使用或减量用;
  • 要经肝或相当药量经肝清除,对肝脏有毒:避免用;
  • 肝、肾两条途径清除:减量用;
  • 经肾排泄的药物,不经肝排泄:可正常用。
  • 首先评价肝、肾功能,然后根据评价结果选择药物和剂量调整方法,原则是尽量选择不受肝、肾功能不全影响的药物。
老年患者
  • 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
  • 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毒性大的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新生儿患者
  • 新生儿的肝、肾均未发育成熟,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
  • 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 如: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 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需减量应用
  • 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小儿患者
  • 氨基糖苷类:有明显耳、肾毒性,应尽量避免应用。
  • 万古霉素类:也有一定肾、耳毒性,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
  • 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小儿。
  • 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影响,避免用于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
妊娠期患者
  • FDA 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 A、B、C、D、X 类,可供选药时参考。
  • 对胎儿有 致畸明显毒性 者:避免应用。
  • 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者: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
  • 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哺乳期患者
  • 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
  • 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二)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适应证

原因

  • 不适当的预防用药可引起病原菌耐药、发生继发感染而难以控制。

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的原则

  •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
    • 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
    • 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 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 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原则

用药目的
  •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 预防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 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基本原则
  •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用药。
围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 5 个问题
  1. 给药途径
    • 静滴。
    • 以小容积量溶剂稀释,在短时间(30min)滴注
  2. 给药时间
    • 术前:0.5~2h
    • 保证尽快达到血浆峰浓度,保证手术部位在切开而可能有细菌植入时有足够的血浆药物浓度
    • 术后不宜超过 1 天,尽可能缩短。
  3. 是否需要重复给药
    • 不应无原则持续给药,单剂给药与多剂给药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
    • 需重复给药的情况
      • 手术时间超过抗菌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 手术超过 3h
      • 出血量 ≥3000ml
  4. 选择何种抗生素
    • 防切口感染(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 G- 杆菌:氨曲南
  5. 预防性用药的比例
    • 不得超过手术病例总数的 30%

三)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目的

  • 协同抗菌、提高疗效
  • 对混合感染或不能做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
  • 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 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 未明病原菌的严重感染
  • 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者;
  • 降低药物毒性;
  • 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膜炎和骨髓炎

适应证简单记忆

  • 重症感染
  • 混合感染
  • 重要脏器感染
  • 长期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