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

一、概述

  • 原发性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 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混合型 三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其中 HCC 约占 90%。
  • 肝癌是我国 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 42%-50% 。

二、病因

一)病毒性肝炎

  • 最主要的病因;
  •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 与肝癌高发有关

二)肝硬化

  • 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

三)黄曲霉毒素

  • 黄曲霉毒素 B1 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四)饮用水污染

  •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

五)其他

  • 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酒精等均是可疑的致肝癌物质

三、病理

一)大体病理

  • 块状型 :5-10 cm(巨块型:直径 > 10 cm)
  • 结节型 :3-5 cm(小癌型: < 3 cm)
  • 弥漫性 :少见

二)转移

  • 肝癌 最早转移 :肝内
  • 肝外 转移:肺
  • 肝癌 淋巴结 转移:肝门淋巴结

四、临床表现

  1. 中年男性好发 ,男女 3:1。
  2. 首发症状一肝区疼痛。
  3. 肝大、 黄疸(阻塞性多见) 、腹水。
  4. 消化道症状、全身表现。
  5. 伴癌综合症 ——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常见;罕见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

五、并发症

  • 肝性脑病: 最严重 的并发症;
  • 消化道出血( 1、EGVB;2、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大出血常诱发肝性脑病 );肝癌 结节破裂 出血 10%;
  • 继发感染。

六、辅助检查

一)AFP(甲胎蛋白)

  • 最具有诊断价值 的肝癌标志物,70% 阳性率,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基础上,AFP>400ng/mL,诊断条件之一;
  • 对 AFP>200ng/mL,持续 8 周以上,结合影像及临床综合分析。

二)B 超

  • 筛选首选(>1cm)。

三)多层螺旋 CT / MRI

  • 肝癌结节呈动脉期增强、静脉期低密度的”快进快出”表现。

四)DS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 是诊断 肝癌的 最佳 方法,可显示 1-2cm 的小肝癌。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 非侵入性诊断标准
    • 影像学标准: 两种 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有 >2cm 的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
  • 影像学结合 AFP 标准
    • 一种影像学检查显示有 >2cm 的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同时伴有 AFP>400ug/L (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炎及转移性肝癌)。
  • 肝脏活检阳性。

八、鉴别诊断

  • 肝硬化及活动性肝炎( AFP 与 ALT(转氨酶)动态变化
  • 继发性肝癌( 发、 AFP 阴性
  • 肝脏良性肿瘤( 活检
  • 肝脓肿( 血象、超声

九、治疗

一)Child-Pugh 分级

指标1分2 分3 分
肝性脑病(0~4级)1~2 度3~4 度
腹水中等
胆红素(mg/dl)1~22~3>3
白蛋白(g/L)>3528~35<28
PT(延长s)或 INR1~44~6>6
  • 注:CP A 级 = 5~6 分;B 级 = 7~9 分;C 级 = 10~15 分。
  • 代偿期一般属 CP 分级 A 级;失代偿期一般属 CP 分级 B、C 级

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