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一、四环素类

一)药物

天然

  • 四环素
  • 土霉素(氧四环素)
  • 金霉素(氯四环素)
  • 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

半合成

  • 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
  •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二)四环素类的共同特点

药动学特点

  • 口服部分吸收,影响因素多
    • 如有Mg2+、Ca2+、Al3+、Fe2+等多价阳离子,能与四环素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使吸收减少。
    • 饭后服药,血药浓度比空腹减少 50%。
    • 铁剂,使其吸收率下降 40%~90%,故需同时服用两药时,应间隔 3h。
    • 碱性环境,影响吸收;而胃酸酸度高时,能促进吸收
    • 吸收量有限度,服药量超过 0.5g 以上,血药浓度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高,多者随粪便排出。
  • 组织分布广泛,骨、牙、肝中浓度高,存在肝肠循环;
  •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 多西环素,吸收充分,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脑脊液中浓度高。

抗菌机制

  • 与 30s 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还可抑制 DNA 的复制。

抗菌作用

  • 快速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杀菌。
  • 广谱:二菌四体一虫灵,基本无效伤绿结。
    • 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
    • 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 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 伤:伤寒
    • 绿:绿脓杆菌
    • 结:结核
  • 对 G+ 菌、 G- 菌;
  • 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 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土霉素)。

临床应用

  • 立克次体感染:包括斑疹伤寒和恙(作医学术语时念"枪")虫病等均可作为首选药物。
  • 衣原体感染:四环素类治疗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肺炎,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突出的疗效,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
  • 支原体感染: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和溶脲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 螺旋体感染:回归热,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
    • 注意梅毒螺旋体:首选青霉素。
  • 细菌性感染

不良反应:多而严重

  • 胃肠道反应;
  • 二重感染;
    • 原因: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
    • 后果:使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发生变化,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乘机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又叫菌群交替症。
    • 多见于:年老、幼儿、体质衰弱、抵抗力低的患者。合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和抗肿瘤药时也可诱发。
    • 表现
      • 真菌病:如白色念珠菌所致鹅口疮、肠炎;
      • 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可致死。
  • 对牙齿和骨骼发育的影响;
  • 肝肾损伤;
  • 其他:光敏反应、前庭反应、假脑瘤。

禁忌症

  • 肾脏损伤病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 8 岁以下儿童禁用。

三)常用药物

四环素

  • 抗菌作用特点:广谱速效抑菌剂,耐药性普遍
  • 临床应用: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及螺旋体病

多西环素

  • 抗菌作用特点
    • 强效(比四环素强 2~10 倍)
    • 速效、长效
    • 对四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效
  • 临床应用:对肾无明显毒性,是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外感染安全有效药物

米诺环素

  • 抗菌作用特点
    • 比四环素强 2~4 倍
    • 对耐四环素菌株也有作用
    •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于对革兰阴性菌,尤以葡萄球菌更强
  • 临床应用:因极易穿透皮肤,特别适合于治疗痤疮

二、氯霉素

一)药动学特点

  •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
  • 体内分布广泛:易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胎盘屏障,可进入乳汁、唾液腺。
  • 以原形药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应减量。

二)抗菌机制

  • 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阻止肽链延伸。

三)抗菌作用

  • 广谱,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 抗 G- 的作用比 G+ 的作用强;
  • 对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作用强;
  • 对螺旋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也有作用。

四)临床应用

  • 氯霉素目前几乎很少用于全身治疗。
  • 但由于其脂溶性高,较强的组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穿透力及对细胞内病菌有效等特性,仍可用于治疗 某些 严重感染。
    • 伤寒、副伤寒:可选药物
    • 细菌性脑膜炎:可选药物
    • 立克次体感染
    • 其他抗生素无效的 G- 杆菌感染。

五)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
  • 表现为贫血,并可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少数可发展为粒细胞性白血病。
  • 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2~3 周后可恢复正常。
与剂量无关的:骨髓毒性反应
  • 表现为严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停药后仍可发生一般是不可逆性的,死亡率可达到 50%。

灰婴综合征

  • 见于:早产儿和新生儿;
    • 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在用药剂量过大或肝功能不全时也可发生。
  • 原因:因不能有效使氯霉素脱毒,且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导致氯霉素蓄积。
  • 表现:呕吐、低体温、呼吸抑制、 发绀和休克(灰婴由此得名) ,40% 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2~3 日内死亡。

其他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容易溶血性贫血。
  • 可引起末梢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及失明。
  • 也可引起失眠、幻视、幻听和中毒性精神病。
  • 长期口服氯霉素可因肠道菌群被抑制,而使维生素 K 合成受限诱发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