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学过哲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不敢说我对哲学的理解一定是对的,但是我敢说,世界上大部分人对哲学的理解,都一头扎进了哲学本身的内容里面去了。

  当然这个不能说不对,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多大用。

  如果看过哲学,应该多少都能意识到,它竟然有点类似于神学:反正都是各自的学派站边站队,自成一派,对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开始掐架。

  所以如果本着寻找答案的心态进入哲学的话,可能会极度失望地出来。当初我就是这样。

  但是哲学有没有帮到我呢?有的。

  我某一天回头望望哲学的大门,没看门里面的风景,发现那个大门才是最有用的。对于我这种普通人而言。

  哲学教给我最有用的东西,是怎么去思考,而并非思考的内容。

  不是道德、真理、正义、社会、自我、实在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思考本身。

  我们从哲学论战中抽身出来,看看“道德实用主义”哲学家怎么想的,再看看“道德虚无主义”哲学家怎么想的,后面还有一大票“美德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等,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分辨他们观点的这个过程,我们就已经成为哲学家了。

  到现在,对于普通人而言,你已经学到了哲学最大的用处了。

  那就是“明辨观点,纳为己用”。

  不要觉得我说的很可笑,看看隔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我们很熟悉吧,甚至奉为圭臬。上过学都知道。

  既然上过学,那就更应该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自创来的,而是从各个学派抽了一些: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后加了一点自己的思考,能够自圆其说。

  这跟我们说的“明辨观点,纳为己用”有很大的区别吗?

  所以,如果下次有人推荐哲学,或者哲学视频、哲学观点,作为普通人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一头扎进所阐述的具体内容里面,而是思考。

  这个观点有没有我能用得上的?他这个观点是怎么得来的?他是怎么思考的?这个观点有没有对立面?跟我自己的原则是不是背道而驰?

  不是所有的哲学观点都要采用,那会走火入魔的,有的观点本来天生就是死敌。

  我们可以在讨论 A 时站甲队,在讨论 B 时站乙队。因为实际上没人关心你站哪个队,讨论结束之后大家都会散去,而你是真的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要按照这些观念生活和执行。

  如果没有学过哲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像个正常人,或者像个哲学家一样思考,对自己有用的观点纳入思想储备,对自己没用的观点怀有同理心。

  这才是哲学最大的用处。

  如果真的要严肃讨论内容,追究个对错利弊影响,那就交给法哲学家们吧,不关我们普通人什么事。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8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