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长大之后便很难再专注了?

写在前面

1100 字 | 专注 | 思考 | 逆向思维

正文

  “上课要专心。”我们似乎总能听见大人们这样要求我们。不过坦白地说,我真正体验过全神贯注的时刻,就那么一两次。

  看起来这篇文章,似乎又要大吐苦水,谈论生活怎样艰辛困苦,各种科技产品怎样将人碎片化之类。

  并不是。 恰恰相反,我想讲述的,可能是另一个,我们都未曾想过的观点:我们已经习惯于专注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名叫《全神贯注》。课文主要记述了法国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参观工作室,结果发现自己的女像不够完美,于是修改起来,后来却把客人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事。

  在斯蒂芬·茨威格的视角,原文写道:“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但在罗丹的视角,或许只是:“嗯,这里还有缺陷,要修一下;退两步,看一眼,那里好像多出来一点。”而这些想法对于罗丹本人来说,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总觉得长大之后很难专注了,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所认为能达到称之为“专注”的那个程度,要求比原来更苛刻。

  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开车或者骑车的时候,抽空想了一瞬间的“今晚要吃什么”,这已经不能够叫专心了。

  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专注”,似乎容不得一丝丝杂念。

  但这实际上仍然叫做专注,只是并未像那篇课文一样达到“全神贯注”的地步。

  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专注”应该耗尽了大脑所有的能量,拼尽了全力,全身心地思考什么问题或者做出某种举动。

  这当然叫专注,叫全神贯注。

  只是我们似乎并未想过,专注也有许多程度。

  长时间伏案学习时,有人发来消息,拿起手机回复,然后继续投入到刚才的思考,这也叫做专注。因为切出去的时间短暂,并且又迅速切了回来,继续维持了之前的状态。

  并不一定手机非要关机,锁在什么柜子里。没有了手机,我们还可以转笔,甚至睡觉。只要人想玩儿,没有什么可以拦得住。

  手机关机,或者锁住,有用吗?当然有。属于外界的作用。而“专注”这种状态的切换,属于内在,是自控力的一部分。

  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再难以专注了,或许只是我们认为平常的那些事情,不再属于这个概念。

  一般的人,会觉得伏案学习时回了一个人的消息,然后继续思考,属于专注吗?不会,反而,人们会觉得这叫做分心。

  “专注”的难度,被迫因此拔得很高很高了。

  所以,放宽心,你并没有丧失专心的能力,也没有被生活所折磨到极为碎片化。

  只要你想,你仍然能专注地做到某些事情。

  只是你不认为那属于专注而已。

  不信?那为什么你能一鼓作气地阅读到了这里呢?阅读的这段时间里,你是否觉得,它属于专注呢?


  南国微雪 Miyuki

  2024 年 12 月 27 日

封面图

摄影师・画师 | Artem Lazarev

图源 |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