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概览
机体方面的因素
- 年龄
- 性别
- 病理因素
- 肝功能不全
- 肾功能不全
- 营养不良
- 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 种属差异
药物方面的影响
- 剂型
- 剂量
- 给药途径
- 给药时间
- 反复给药
- 药物的相互作用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年龄
- 婴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
- 新生儿的白蛋白含量比幼儿少,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
-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常用中枢抑制药可影响智力发育。
-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应较差,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 3/4 左右。
性别
-
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禁用剧泻药和抗凝血药
-
在妊娠头三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能使胎儿致畸的药物
-
临产前禁用吗啡等可抑制胎儿呼吸的镇痛药
-
哺乳期用药也应注意,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影响婴儿
-
头一两周全或无,要么没事要么流
三周三月易致畸,三周五周最致畸
三月之后人形成,但是仍然有风险
影响中枢和生殖,不用药物是首选
病理因素
肝功能不全
- 代谢慢,容易蓄积中毒
- 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
- 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 不经肝脏转化的药物使用不受影响,如在肝功能不全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肾功能不全
- 主要排泄,容易蓄积中毒
- 肾功能不全致经肾脏消除的药物排泄减慢,导致药物的蓄积中毒
-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 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营养不良
- 药物与血浆蛋自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容易中毒
- 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数量少,药物代谢减慢
- 因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药物的储存
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个体差异
- 量的差别:高敏性和耐受性
- 质的差异:如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遗传因素
- 少年型恶性贫血:由于胃内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 B12 在肠内不能吸收
- 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对治疗量的乙酰水杨酸、奎宁、伯氨喹、磺胺类药等可引起溶血
- 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1/2 延长显效较快
种属差异
- 种属差异:人与动物间的差异
- 种族差异: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三)药物方面的影响
剂型
- 口服给药的吸收速率为:水溶液>散剂>片剂
- 缓释制剂:可使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吸收时间较长,药效维持时间也延长
-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
剂量
- 剂量增加,作用增强
- 产生不同作用,如:镇静、催眠、抗惊厥
- 小剂量地西泮:镇静
- 中剂量地西泮:催眠
- 大剂量地西泮:抗惊厥
- 影响选择性,如:多巴胺
给药途径
- 影响药效出现时间
- 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 影响作用性质
- 硫酸镁,口服给药,泻下作用
- 硫酸镁,注射给药,抗惊厥、扩血管(首选用于妊高症)
- 硫酸镁,外敷,消炎去肿
给药时间
- 一般饭前服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
- 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
- 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胰岛素应在餐前注射;
- 按生物节律用药: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日量早晨一次服用,可减轻对腺垂体抑制的副作用。
反复用药
耐受性
- 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下降
- 快速耐受性(药效耐受性)
- 如:硝酸甘油、肝素
- 慢性耐受性(代谢耐受性)
- 快速耐受性(药效耐受性)
耐药性
- 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在长期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称耐药性
依赖性
- 躯体依赖:生理依赖性,表现为戒断症状(成瘾性)
- 精神依赖:心理依赖性(习惯性)
撤药症状(反跳现象)
- 应逐渐减量
药物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概念
- 指将药物混合在一起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
例子
- 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使氨基糖苷类失去抗菌活性
- 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易致过敏
- 头孢曲松不能与含钙注射液(林格,复方等)配伍
- 红霉素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
药动学相互作用
- 抗酸药影响弱酸性药物在胃内的吸收
- 酸酸碱碱促吸收,碱碱酸酸促排泄
-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作用增强,毒性加大
- 游离型 <===> 结合型
- 游离型
- 发挥药理作用
- 跨膜转运
- 代谢排泄
- 结合型
- 没有活性
- 暂时的贮库
- 游离型
- 阿依水 ,抢蛋白,格列类,华法林,被抢劫,被游离,易过量,易中毒,低血糖,低凝血
- 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水和陆全
药效学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作用 = 单用时作用之和
- 增强作用:两药合用作用 > 单用时作用之和
- 增敏作用:药 1 可使组织或受体对药 2 的敏感性增强
拮抗作用
- 相减作用:两药合用作用 < 单用时作用之和
- 抵消作用:两药合用作用 = 0
- 生理性拮抗: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
- 化学性拮抗:鱼精蛋白解救肝素过量
拮抗机制 | 典型例子 |
---|---|
物理性拮抗剂 | 药用炭:吸附中毒物质 蛋白、牛乳:沉淀重金属 |
化学性拮抗剂 | 酸碱中和 二巯丙醇:夺取已与组织中酶系统结合的金属物等 鱼精蛋白:解救肝素过量 |
生理性拮抗剂 | 阿托品:拮抗有机磷中毒 毛果芸香碱:拮抗颠茄碱类中毒 纳洛酮:拮抗吗啡中毒 氟马西尼:拮抗苯二氮(卓)类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