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
- 应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 是一类挥发性液体(如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地氟烷等)或气体(如氧化亚氮)。
- 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入血。吸收后发生由浅入深的麻醉。
- 强大的脂溶性
- 溶于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冰冻作用”
- 与细胞内类脂质结合:“干扰细胞功能”
- 氧化亚氮除外 ,氧化亚氮是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
- 概念: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 50% 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的浓度。
- 意义:MAC 越低,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两者成反比,负相关
- 概念:指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中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 意义: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诱导期长
- 概念: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液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 意义:系数大的药物易进入脑组织,诱导期短。
- 影响麻醉诱导的因素
- 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诱导期长
- 脑/血分布系数大的药物,诱导期短
- 影响麻醉苏醒的因素
- 肺通气量大
- 脑/血和血/气分布系数较低的药物较易排出,恢复期短,苏醒快
-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剂
- 麻醉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整,肌肉松弛作用较好
- 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 优点:最大的特点是诱导期极短、且苏醒快;
- 缺点:因所需浓度太大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停顿、喉头痉挛;
- 价格昂贵,现已少用
- 无明显刺激性
- 麻醉诱导期短、平稳、舒适,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病人苏醒快
- 目前广泛用于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
- 与抑制中枢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受体有关
- 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气体,性质稳定,不燃不爆;
-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 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效能低, 镇痛作用强
- 再分布
- 血 -> 脑(起效)-> 脂肪(失效)
- 快速起效,起效虽快,维持时间短暂
- 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和脑耗氧量
- 麻醉期不升高颅内压
- 抑制呼吸
- 镇痛作用和肌肉松弛作用弱
- 可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用药前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可预防)
- 分离麻醉: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称之为分离麻醉。
- 抑制丘脑和新皮质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
- 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意识模糊,短时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梦幻和肌张力增加等
-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镇痛力强 ,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显著镇痛作用者
- 可使肌张力增高,麻醉过程中可见肢体活动;
- 边缘系统兴奋,可导致患者在苏醒期情绪方面的过度活动
- 对呼吸影响小,但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 对体表镇痛作用强内脏镇痛作用差
- 故临床适用于小手术和烧伤清创、切、植皮等
-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作用强度为硫喷妥钠的 1.8 倍
- 可降低脑代谢率、颅内压、眼内压
- 主要不良反应为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和(或)心脏暂停、血压下降等
- 起效快,强度约为硫喷妥钠的 12 倍
- 对心血管影响小,可用于诱导麻醉
- 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本品可有呼吸抑制
- 应用本品后可出现阵挛性肌收缩,恢复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 静脉注射约 10 分钟即可麻醉,呼吸减慢,对心血管影响小
- 适用于老人、儿童及神经外科手术、外伤烧伤患者的麻醉
- 肌肉松弛作用较差,大剂量单用可出现谵妄、肌肉抽动
- 常需与肌松药、地西泮合用